林 潔,滕云飛,蔣 莉
地空導彈部隊在防空作戰中擔負要地防空、區域防空、戰場防空等重要的作戰任務,在我軍防空作戰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自海灣戰爭以來,以空襲打前戰的戰爭樣式取代了傳統的作戰樣式。能不能很好地抵御敵軍空襲,保護戰區制空權,顯得尤為關鍵,此時地空導彈部隊的作用更顯重要。認真研究和探討地空導彈部隊在特殊條件下的衛勤保障具有重要的意義。
1.1 高溫高濕的影響 熱帶地區氣溫高、濕度大,太陽輻射強度高。這樣的環境下,戰斗人員作戰訓練,體力消耗大,出汗多,易失水和失鹽,過度疲勞,容易發生脫水、中暑甚至熱射病[1]。
1.2 自然疫源性疾病威脅大 熱帶氣候適于各種病原微生物及媒介昆蟲孽生繁殖,自然疫源地分布廣泛,容易引起傳染病、地方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尤其是瘧疾、痢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絲蟲病、登革熱、病毒性肝炎等,影響部隊戰斗力。同時,由于各種致病微生物極易生長繁殖,戰傷感染發生率也會增加,致使傷情加重,戰傷救治任務更加艱巨。
1.3 有害動植物影響日常作業 熱帶叢林地區,容易受到毒蛇、毒蜂、蜈蚣、旱螞蟥的襲擊;蚊蠅猖獗,對人的精神騷擾性很大,使人無法安寧,影響休息睡眠;有毒的野菜野果,誤食后容易引起食物中毒;有毒的野生植物如漆樹、野漆、大狼毒、綠玉樹等,人皮膚接觸后可引起過敏性皮炎[2]。
1.4 其他 皮膚病和感染性腹瀉發病率高,對官兵危害較大。有研究表明,部隊在亞熱帶叢林演習時,皮膚病發病率為8.1% ,發病居前5位的是手足癬、股癬、蚊蟲叮咬皮膚病、神經性皮炎、日光性皮炎[3],有些“爛襠、爛足、爛腿”性皮膚病治療效果欠佳,對官兵健康危害較大;感染性腹瀉主要包括痢疾、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胃腸炎等。感染性腹瀉在戰時發病率高,是引起熱帶地區部隊非戰斗減員的重要原因[4]。
2.1 傷員易集中發生,傷類復雜,救治難度大 地空導彈作為反空襲的主要力量,當然也成為敵人空襲和打擊的首要目標。隨著現代空襲武器破壞力和精度的提高,空襲方式多樣,毀傷增大[5]。一旦部隊遭受打擊,將導致短時間內出現大量傷員,并且有炸傷、彈片傷、燒傷和沖擊波傷等多種創傷種類,使得傷情傷類復雜,救治難度大[6]。
2.2 部隊高度機動,配置分散,伴隨保障困難 由于地空導彈部隊擔負著熱帶地區要地防空反導的重要任務,因此具有高機動性,而且必須在高度機動中隱蔽保護自己,并在快速轉移中實現打擊敵人的根本目的。地空導彈部隊常以營為單元,配置分散。戰斗中,單車也常在較大的范圍內實施機動,轉移頻繁,伴隨保障衛生人員少,藥品、器材攜行有限。這種情況給伴隨保障帶來較大困難[7]。
2.3 野外條件差,保障資源少,防疫防病任務重 地空導彈部隊機動區域大,熱帶沿海地區醫學地理復雜,野外生活條件簡陋,環境衛生條件差,飲水衛生難以保證。與基地保障的條件相比,部隊野外衛勤保障環境復雜,保障人員、裝備和藥品相對缺乏,可利用的地方衛生資源條件有限,協同地方保障困難,防疫防病任務相當繁重[8]。
2.4 遠離后方醫院,地形、氣候復雜,醫療后送難度加大 部隊在應急機動時,依據戰爭形勢的發展,需要在數公里范圍內進行機動,并且還要考慮預備陣地的隱蔽性要求,所以預備陣地一般都會遠離上級保障醫院,地方衛生資源缺乏加之熱帶沿海地區山多坡陡,樹木茂密,常年雨量大且夏秋季暴雨、臺風多,給傷病員的醫療后送工作增加了難度。
3.1 加大熱區防病宣傳教育,強化自救互救訓練 以熱帶地區衛生流行病的調查結果為基礎,制訂出可行性、針對性強的衛生防病教育預案。采取多種方式介紹熱帶沿海地區的環境特點、流行病情況、衛生防病知識和衛生防病技能,消除指戰員的緊張、焦慮、恐懼、不安心理,提高指戰員的適應能力[9]。在宣傳教育的基礎上要強化自救互救訓練,讓廣大官兵熟悉急救器材的使用方法,熟練掌握包扎、止血、固定、搬運及毒蛇毒蟲咬傷的急救措施等戰地救護急救技術,提高廣大官兵自我防病和相互救治的能力。
3.2 加強熱區醫療后送力量,提高醫療后送時效性 逐級加強醫療后送力量,依據當時交通條件,適當減少救治階梯,可以考慮將傳統的“三區七級”模式改為“三區五級”或“三區四級”。有條件的情況下,可將傷病員越級送至有效的救治機構,盡量減少傷病員在不同救治機構的停留;盡早對傷員進行徹底清創,嚴密包扎傷口,防止化膿和厭氧菌感染。營以及分隊受地形影響,采取人力、畜力運輸時,應開設傷病員轉運點,使用特制的熱區擔架,采取分段接力的方式后送;營到旅采用裝甲救護車、衛生汽車等運力后送;旅以后采用汽車、列車等快速運力后送,使傷病員盡快得到治療[10]。在后送途中要適時觀察傷口、及時補液,做好防感染、防中暑工作。
3.3 有針對性地做好熱帶地區藥材保障工作,改善倉儲和運輸條件 高技術局部戰爭,雖然規模有限,但物資消耗巨大,藥材消耗結構也相應改變,支援保障困難大,藥材供需矛盾突出[11]。因此,在平時衛勤保障能力建設中,以《師以下部隊藥材供應標準》為基礎,抓好藥材儲備工作;同時根據熱帶地區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加大中暑急救藥、抗瘧藥、蛇藥、痱子粉、皮膚病藥、蚊蟲驅避藥等相應的藥材儲備。熱帶沿海高熱高濕和暴雨多發的氣候特點,易使藥品發霉變質,藥材倉庫應安裝除濕設備,保持倉庫通風、干燥,可通過自制簡易干燥箱、冷藏等多種途徑來實現適應熱區特點的藥材運輸要求,以保證藥效。
3.4 做好熱區衛生防疫工作,減少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幾率做飯、飲用盡量使用自己隨行攜帶的水,如果攜帶水不足的情況下,一定要做好水源的檢測、消毒工作[12];臨時駐扎時要搭建簡易廁所,位置要選在遠離水源、炊事車、水源下游和下風方向;炊事車應選擇遠離廁所、污水和垃圾的地方,對做飯用的剩余原材料和剩菜剩飯要進行掩埋處理,以免滋生蚊蠅;在水量不充足的情況下為廣大官兵發放衛生濕巾,讓大家做到飯前將手擦拭干凈,以便減少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幾率。
地空導彈部隊是我軍實現積極防御戰略方針的重要打擊力量。由于熱帶地區特殊的氣候地理條件,造成潛在的健康危險因素也較其他地區多,這就要求衛勤工作者應根據衛勤保障規律,結合部隊實際情況,將健康危險因素考慮周全,完善各種衛勤保障方案預案,準備齊全藥品器材,以期更好地完成地空導彈部隊在熱帶地區應急機動過程中的衛勤保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