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杰
(江蘇徐州市銅山區清華中學,江蘇 徐州 221000)
虛擬學習社區也叫學習共同體,是利用信息技術和教育平臺將相關教師集中起來,共同學習、合作提高的一種學習型組織。教學資源通常指教材、案例、圖片等能輔助教師進行教學的資源。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學資源流通性較差,同一教學資源只有幾個甚至一個教師用,利用率低。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虛擬學習社區的流行,教學資源的流通性越來越強,這使得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大幅度提升。但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教育資源的利用依然容易出現一系列問題,故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語文教學資源的建設依然是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
利用網絡尋找教學資源并不是一種全新的方法,而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逐漸流行起來的。實際上,在現代的教學中,教師很多課件、素材利用了網絡資源。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這些資源都存在一個問題,即來源廣泛且雜亂,缺少一個權威的評級系統,教學資源的質量難以保證,這為教師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在過去,受行政區劃和各地的教育要求影響,各地教材版本不同,這就導致在網絡上的教學資源也有著各種不同的版本。近年來,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到來,中小學語文教材已經統一為教育部審定的課本,無論是從教學要求還是內容上都與之前的教材有所區別。這就使得網絡上或者過去其他地方的教學資源早已無法滿足現在語文教學的需求,需要教師重新建設教學資源庫。
與網絡不同,學習社區大多是以自己當前使用的教材為基準構建教學資源,相對版本較為統一,在實用性上有著巨大的優勢。但在過去,教育資源的構建主體大多為教師個人或者年級和學校,參與人員少,構建的教學資源數量也不足,不利于應對多變的教學形勢,自然也就難以有效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在過去,中小學的教學以學科知識的提高為主要目標,故教學資源也主要以知識的教學為主。無論是課件還是素材,其構建多以知識點為單位,而沒有一個嚴整的體系,缺乏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這也就導致教學資源并未融入從成長的角度看待學生學習能力和素養發展的觀點,所構建的教學資源也難以提升學生能力。
在現代,新課改的深化對初中語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教學資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顯然不是松散的組織能夠完成的,也為教師共同構建教學資源社區提出了現實需求。
在過去的教學資源構建中,無論是網絡社區還是以學校為主的小社區都存在著自己固有的缺陷。而在新的時代,教師在構建語文學習社區時,就需要注意來源繁雜和資源不足等問題。這也就需要教師進行更大范圍的交流和合作,構建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庫。當然,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班級有著不同的需求,針對個體的特殊情況,教師還需要構建特殊的教學資源。這就需要教師之間進行密切合作,構建多層次的虛擬學習社區,以最大限度地豐富教學資源的來源,更好地滿足每個個體的需求。而作為個體的語文教師,則需要參與各種層次的虛擬學習社區,將自己制作的課件等教學資源發送到合適的社區。如講述課本內容這類用途較為廣泛的教學資源可以發送到較大的學習社區,而針對校本課程開發的教學資源則可以儲存到學校這一虛擬學習社區的數據庫中。
傳統的教學資源一直存在著質量的問題,即教師無法保證自己所用的教學資源是否優秀或者正確,是否符合初中學生的學習特點。而在現在的多體系虛擬社區中,教學資源的來源已經得到明確的保障,而如何有效提高教學資源的質量成為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叭朔鞘ベt,孰能無過”,沒有人能保證自己能永遠不犯錯,教師在開發教學資源時也是一樣,這就使得“及時改正”變得十分重要。故教師在教學資源的開發和使用中要注重教學反思。自己開發的教學資源要注重使用者的反饋,并根據使用者的反饋和自己的體驗逐漸修改,讓課件變得更加優秀。而在使用資源庫中的教學資源時,教師也要將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的錯誤和自己的建議及時反饋,讓開發教學資源的教師進行修改。這樣,通過嚴密反思和修改體系的構建,教師能有效提高教學資源的質量。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多使用講授法進行教學,教學目標也主要為知識水平的提升,故單純的教案或者教學設計即可以滿足教師對教學資源的需求。在新時代,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學需求向多樣化發展,教學手段和方法也越來越多,微課、慕課、游戲等一系列教學方法在中小學的教學中逐漸流行。而這些已經遠非一份教學設計能夠滿足,需要更加多樣化的教學資源。故在教學資源的構建中,教師也需要改變原本以文字材料為主的方法,不僅需要將自己在課堂上應用的微課視屏、音樂等以視頻和音頻等形式表現出來,還可以將自己講課的過程錄制成視頻作為教學資源發送到相應的教學社區中。這樣,教師通過各種方法展現相關資源,豐富了教學資源的形式,符合當今時代對中小學教學的要求,方便教師的使用。
教學資源以知識點為單位,缺乏嚴整的系統性一直就是傳統教學資源令人詬病的問題之一。這一方面是由于過去的教學更加重視知識的傳授,另一方面也是語文的教學多以課文為單位導致的。這就使得不同的課件銜接不佳,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也較為混亂,而非遞進式發展,這為初中語文的課程開展帶來一定的困擾。故在現代初中語文教學資源的構建中,教師應當注重知識與能力的銜接。一方面教師可以完善集體教研制度,通過校區內多個教師的分工合作、集體備課統一觀念,讓自己學校制作的教學課件在難度和學生能力的培養上有所銜接。另一方面也需要完善難度評價體系,即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就需要標明這一課件適合“什么樣的學?!薄笆裁此降膶W生”,讓難度分層。這樣,教師通過集體備課和難度的區分將不同的課件從難度和能力培養上連接起來,形成了完整且合理的學科資源體系。
綜上所述,“虛擬學習社區”的廣泛應用對于教學資源的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則需要參加多層次的虛擬學習社區,注重教學反思,多形式展現教學資源,并注重知識與能力的銜接。這樣,教師才能解決傳統教育資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不斷豐富教學資源的來源,提高教學資源質量,促進教學方式的進步,并構建完整的學科資源體系,以此更有效地輔助教學,不斷提高教學效率,更好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