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何瀟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教育現代化持續發展,高等教育逐步進入信息化時代。高等數學課程對學生思維和邏輯能力有一定的培養作用,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作用不可小視,其已被教育部定為高職院校的公共基礎課程。但是高等數學課程概念抽象,課堂教學枯燥,導致此課程教學不是那么理想。在信息化教學的大背景下,利用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數學課程不斷變化,高職數學教學通過信息化教學的技術,對教學課程進行深入的改革、分析,對教學模式進行變革,以提高高職數學的教學質量[1]。
進入高職院校的生源不同,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尤其是缺乏對待數學的積極主動性,甚至有些同學對數學課程是排斥的。諸多的問題使得數學信息化教學進程緩慢。
目前大多教師的課堂模式還是以“黑板+粉筆”為主,教學手段陳舊,教學課堂乏味枯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難被調動起來,學習興趣不濃。傳統的教學模式與現代化教學模式相比較,存在著一定的劣勢,如教學手段單一、缺少學習熱情、課堂氣氛沉悶等[2]。且教師信息化教學意識淡薄,缺乏高技術、數字化以及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數學課程與實踐教學無法相關聯起來,理論與實踐脫節,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現階段數學課程較其他課程相比,并沒有達到足夠的重視,且教學的設備簡陋,大部分高職院校對信息技術的運用仍處于初級階段。傳統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并沒有利用好網絡信息化教學,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跟不上網絡信息化教學的快速發展,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大多數高職數學教師普遍認為信息化教學就是“課件教學”,多媒體的作用只是用來給學生演示課件。即使是在教學硬件設備較好的院校,也并沒有很好地利用信息化教學,信息化教學鳳毛麟角,多數院校存在“有建設、無應用”的現象[3]。
隨著網絡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信息化教學發展迅猛,這嚴重沖擊著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手段與方法越來越跟不上信息化教學的發展潮流,這對于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師們也是一項嚴峻的挑戰。并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也迅猛發展,導致課上學生中的“低頭族”也越來越多,智能手機代表著移動互聯網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嚴峻的挑戰。高職數學教師如何利用學生對智能手機的依賴,因勢利導,把智能手機的先進知識結合上書本的內容,引導學生們去正確使用手機,利用信息技術去提高學習質量。
伴隨著招生形式的改革,高職院校招收的學生源層次不同,學生們的數學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無法滿足現代信息化教學改革發展的需求。因此要提高數學課程教學質量,必須要對教育體制進行改革,要充分考慮到教學資源的公平性,積極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逐步完成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的轉變[4]。其次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大部分教師的授課方式是一味地講教材的內容,學生只能被動地聽,往往只注重課本知識的講授,學生被迫聽,學生自主學習與思考的實踐少,理論與實踐很難結合起來,且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很少,很難激發出學生對數學課的學習興趣。教學信息化改革就是為改變傳統的教學現狀,學生利用以往的學習經驗,結合網絡信息的便捷,他們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廣泛的背 景知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學高為師,作為教師自身也要清楚,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知識水平,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才能適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今天,高等教育正在逐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慢慢地向信息化教學模式轉變。高職院校的教師作為傳播的載體,要有運用信息化教學的意識,擁有扎實的、深厚的學識。如今還需要教師掌握精湛的數學信息化的專業知識,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社會也越來越需要擁有創新性、適應性的全面的高素質人才,只有教師不斷汲取新知識,深化自身對信息化教學的認識,掌握新的本領,擁有系統的、準確的理解,教師更多地參與信息化教學培訓,熟練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掌握遠程視頻授課技術等,能夠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將這種信息化教學模式運用到課堂中[5]。
目前傳統的課堂教學手段主要還是以“滿堂灌”為主,導致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狀態,很難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沒有促進作用,這樣也極容易導致學生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如果借助互聯網平臺,將信息化教學應用到高職院校的數學課堂中,利用教學網站的知識,讓學生將課上所學知識與課下自主學習相結合,讓學生慢慢地向自主學習轉變,勢必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課前,可讓學生通過無線網絡觀看微課堂視頻,了解相關知識信息,查閱相關參考資料,提前預習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課堂上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內化,課后再利用網絡信息,不斷地鞏固學習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為了適應信息化教學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針對數學教學應組織專業的教師,根據在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開發研制出適合學生的信息化數字化教材。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數學教材基本上都是知識點,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導致學生不愛學習數學,不愛看教材。信息數字化教材對于編者有極高的要求,要有超前的教學思想,以及豐富的教學經驗,要把知識點講全,分析透徹,同時還要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各高職院校可以結合本校實踐情況,編寫出既能夠適合本校的信息化數學教材,又不脫離數學教學大綱的要求,教學內容、技術、實驗、實訓富有“磁性”,具有吸引力。教師通過互聯網,微課堂教學等各種各樣的學習方式,學生不受時空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學習,使網絡信息化教學成為未來高職院校數學教學的主流。
在網絡信息飛速發展下,以智能手機網絡化為主流的移動互聯網,對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構成了嚴峻的挑戰,傳統的高職數學教學模式,數學考試主要成績主要是由平時及卷面成績來組成,考試形式以閉卷考試為主,這種一次性的評價方法很難全面、準確地反映出教學效果,因為有部分學生會受到心理、情緒等因素影響,導致考試時不能正常發揮出自己的學習水平。該體系的建立對學生學習水平的判斷準確率不是很可靠,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針對高職院校教師的教學水準和學生自身掌握知識存在的差異來實行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那么教育者能否換一個思路,將智能手機帶來的嚴峻挑戰轉化為推進的條件,利用智能手機對學生進行考核。而且此類改革已經實施,并已初見成效,得到學生及教師的一致好評[6]。
信息化教學改革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勢在必行。高職數學在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手段,促進了傳統教學模式手段向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逐步轉變,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有助于學生全面掌握,提高教學效率。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出現,為高職數學的教學帶來新的活力。教師也逐步轉變了教學理念,提高了自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并通過對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學習,使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潑、生動、有激情,同時還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高職院校實施信息化教學模式,不僅是為了培養學生學習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更是為了讓學生在校園學習環境中理解教師授課的不容易、家長在背后默默的辛苦付出,從而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及運用,達到高校數學信息化教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