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文敏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永寧街天譽小學 廣東廣州 511300)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終歸要交到少年兒童的手中,因此對小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非常重要。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縮影,其中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及民族情感,這些優秀的價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對小學生三觀的構建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小學教育工作中,以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活動為切入點和載體,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將學生培育成社會建設的優秀人才,另一方面能增強學生的民族歸屬感、認同感和自豪感。然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于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活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師生的影響大打折扣。
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部分小學在開展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活動時形式與內容比較單一,學生無法積極參與活動,影響了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小學生因年紀比較小,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單一、枯燥的活動形式會讓學生產生疲勞感,不愿意在活動中投入更多心思,會以敷衍的態度應付學校安排的各種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活動[1]。例如,學校每年都會開展“新年之約”文化活動,學校領導或教師為學生安排表演任務,學生自主排練后進行表演,這種文化剛剛舉辦的時候學生會充滿好奇心,希望自己可以上臺表現,但時間長了,學生發現每次舉辦活動的時候都是固定的節目和流程,會感覺到乏味、無趣,漸漸地會失去積極性,會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滲透。
部分學校在開展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活動時,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影響認識不足,便成了為開展活動而開展活動,教師和學生都是以敷衍的態度參加活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意義無法得到充分顯示。此外,部分小學對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夠透徹,仍然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根本目標,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這些學校即便開展了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活動,也沒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落到實處,使得活動的開展無法起到應有的教育效果。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心智和思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即便只差一個年級,對活動主題的理解程度便會出現較大的差距。部分學校在開展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活動的過程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采用了“一刀切”的方式,沒有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征分別開展主題活動,進而影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滲透。
小學生天性活動好動,看待任何事物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在開展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活動時,學校應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豐富主題活動的內容與形式,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效果擴大。學生對傳統節日主題活動感興趣,便能更加主動地參與活動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效果也能大大提升。學校可以借助清明節開展相應的文化主題活動,讓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有所體會和感悟,促進學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圍繞清明節開展愛國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學生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內涵,讓學生對傳統節日產生更深入的了解。此外,還可以舉辦“緬懷先烈先賢先人活動”“清明節朗誦會”“烈士陵園祭掃活動”“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歷史影片展播”等,這些主題教育活動可以有效培養和踐行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民族的“愛國與敬業”精神。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活動,利用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力量,讓學生在活動中構建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小學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活動中有效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學校領導與教師及時更新教育理念,清楚地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意義,從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落到實處。明確該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以后,教師應嚴格要求自己,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教育,為后續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2]。例如,在舉辦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活動時,并不是組織一個簡單的活動,還需要在學校營造良好的氛圍,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將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主題活動推向實處。在五一勞動節來臨之際,學校開展了“五一校園行,勞動最光榮”的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活動,利用學校的宣傳欄、電子屏、操場燈柱等設施進行活動宣傳,又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活動,引導學生樹立了正確的勞動觀念,讓學生在勞動中體驗到了快樂和幸福。學校通過融合現代教育理念,以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活動為載體,營造出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落到了實處,弘揚了愛國、富強與敬業精神。
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不僅需要學校的努力,還需要學生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從而強化核心價值觀培育效果。這主要是因為家長的行為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關鍵的作用,家長的一言一行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對孩子形成影響。學校要積極開展“家校共育”的教學活動,與學生家長密切溝通,讓學生家長肩負起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任[3]。因此,在開展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活動時,學校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家長參與進來,發揮家長的帶動作用,完成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效培養。例如,在重陽節的時候,學校開展了以“弘揚中華美德,做‘敬老愛親’好少年”為主題的活動,先是將學生和家長組織在一起,開展了相關的主題班會,讓學生懂得了“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然后又開展了“一封家書”傳遞活動,讓學生寫一封感謝父母養育恩的書信。通過“家校共育”讓家長對孩子有了全面的了解,幫助學生家長樹立了正確的成才觀,弘揚了和諧、友善精神,強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活動中的滲透效果。
總的來說,傳統節日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思想精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中,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學生塑造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優秀人才。因此,廣大小學教育工作者應及時反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更新符合現代教育發展的教育理念,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小學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活動中的有效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