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艷
(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 湖北襄陽 441025)
自從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以來,人才培養任務逐漸加重,社會對于復合型人才的要求不斷提升,教育部門針對此種情況,對新工科的建設提高標準進行相關教育規章制度的確立,至此相關院校都在向著新工科的方向進行發展,計算機類人才的教育也是如此。但是現階段各項先進技術以及新產業的出現都對新工科所培養出來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相關院校必須提升自身的動手能力,除此之外,創新能力也同樣重要,要保證自身所培養出的人才能夠適應時代的潮流,并且能夠具有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為了能夠進一步規范高等院校的教學標準,教育局為此對高等院校的專業性教育進行了標準規范:首先,需要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們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并且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進一步創新教學方式、對于教育方法進行創新,并且將理論課與實踐課相結合,培養學生們的動手能力,進一步推動高等院校的教學模式從教得好轉向學生們學得好。其次,需要將專業培養與產業導向相結合。主動優化自身的教學內容,實現教學內容能夠符合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建立起人才培養的目標,并且根據不同時代的不同要求對目標進行改變,人才的培養需要針對性的方案,并且根據不同專業進行針對性課程設置,進一步完善教學素材,使高等院校培養出的人才能夠符合現階段社會的需要、社會融入度高、保證人才能夠快速投入到社會發展建設中來。最后,要不斷學習與創新。要進一步建立起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在實際的質量監控過程中需要將常態監控與隨機監控進行有效的監控,對于教師的授課以及學生的學習進行及時的評價,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與改善,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提升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目標的完成。
在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以來,高等院校與企業之間不斷加強聯系,并且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新型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既能夠推動學校的發展,也可以提升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將院校所培養的人才進行針對性的實習,從而鍛煉學生們的專業技能。計算機專業對于人才的要求更為嚴苛,并且復合型人才在激烈的人才市場中更加具有競爭力。高等院校在進行自身教學的同時也應當為學生們安排理論實踐的課程,校企合作新型教學模式的出現正好彌補了高等院校自身辦學條件的空缺。根據校企合作的實際情況,校方與企業方可以建立起良好合作交流的關系,并且建立相應的實踐基地,為學生們的實踐提供專業性的指導,為院校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共同打造一個良好的雙方互惠合作關系。[1]計算機科學以及計算機技能成為了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兩大方向之一,并且在現階段以計算機為基礎出現的新技術也要求學生們具備一定的綜合素質。本院校的計算機專業自建立初期,就一直堅守著實用型人才培養的核心理念,并且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發掘育人的規律,進一步完成職業人的培養目標。為此,本院校對于專業教師的儲備正在不斷地加強,通過校企合作以及實踐基地的建立,進一步為學生們建立起良好的實踐學習環境,保證學生們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能夠保證真學、真會。除此之外,學校要對學生們進行職業規劃的教育,幫助學生們樹立起科學的學習目標,校內實訓成為了培養實用型人才的第一步,并且以此為基礎延伸出企業實訓、創新能力實訓、畢業設計實訓,每個環節之間能夠實現相互適應,并且環環相扣促進學生們的實踐性發展,使院校的教育模式以及教學方法能夠適應現階段的新工科背景。
學校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過程中保證選取的都是本行業的專業人才,并且往屆最優秀的學生都會留任學校,幫助學校進行計算機專業的建設,教學過程中將會由專業的導師進行授課。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從合作企業中聘請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作為講師,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將會由這部分工程師作為實踐課的教師,對于學生們的實踐活動與學習進行指導,對學生的畢業設計進行指導與指導性完善。學校對教職工進行定期的考核與測試,以此來保證教師隊伍的質量,對于教師的教學內容進行及時更新,保證教師能夠擁有與時代相接軌的教學理念。合作企業的工程師也進行了針對性的教育培訓,以此保證其能夠在課堂上有良好的教學質量,要求相關的工程師考取高校教師資格證,進一步使工程師能夠適應學校的教學工作。相關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具有企業特色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這其中包含有集體備課、試講觀摩、內部培訓各種方式的聯合式教學模式,通過教職工的專業技能提升,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高等院校的教學應當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內容與崗位要求相結合、使理論的學習能夠服務于學生們實踐工作的開展。[2]在教師之外設立專門的實訓社,方便學生們進行實踐性學習、學生要以員工的身份進入實訓室以及企業實訓環節,只有通過這樣的結合才能夠保證自身計算機專業教學目標的完成,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合理使用各種專業性設備,以此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幫助學生了解計算機專業設備,讓學生們了解到設備生產的全過程,使各項教學能夠服務于學生的實踐活動。校企合作雙方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在這個過程中應當考慮到當地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能夠使院校所培養出的人才符合企業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在這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這就需要院校打造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加強對專業實踐性課程的安排,在實際的課程設計過程中還應當包含有通用知識課程、專業性知識課程以及職業目標課程的設計,將這四項基礎課程作為人才培養的墊腳石,學生只有良好的吸收這四項課程的全部內容才能夠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將教學與產業進行有機融合。專業知識內容的設計與實踐性課程的設計應該達到對半分的比例,只有在理論知識學習良好的基礎上才能夠進行實踐課程的學習,并且將專業性知識的教學與現階段計算機專業相銜接,根據行業發展的變化與方向對自身的教學內容進行及時更新,以此保證本院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能夠與時代相接軌、符合企業崗位的實際要求。[3]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設計職業素養教育課程、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等課程,加強學生們的思想政治建設。
1.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突出職業培養目標。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育人與教學同樣重要,這就需要院校將職業素養的教育,計算機技能培養作為同樣重要的教學方向展開教學,保證學生們積累大量專業性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我們需要對學生們進行職業規劃的教育。在學生們進入到實習階段之前就應當進行職業素養的教育,引導學生們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讓學生們進行自我認知與評價,建立起良好的職業操守,并且以此為基礎讓學生們建立起職業發展理念,對自身的職業發展進行設計與規劃,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樹立長遠的學習目標。
2.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構建高效的優質課堂。[4]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筆者所采用的教學方法為項目教學方法,將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分段化教學,在這個基礎上設計出專業知識課以及專業技能課兩種方向的授課模式。舉例來說,當專業型基礎知識課進行到《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以及《數據結構》這一課時時,因為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需要教師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得更為良好的教學模式。在實際的專業技能方向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相關的合作企業工程師在進行授課時應當靈活使用項目教學法,將學生們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組學習以及實踐,進一步發揮工程師自身實踐經驗豐富的優勢。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依照以下幾點進行教學,首先,需要按照計算機行業的崗位職責進行劃分,將不同的任務目標分配給不同的小組,讓小組與小組之間合作完成最終任務;其次,時間的課程內容應當根據難度進行分層,并且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按照從簡到難進行教學,并且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穿插的教學模式;最后,導師應當對小組任務完成的程度以及最終結果進行評價,并且進行建設性的指導,需要培養學生們的合作精神,在完成任務時首先需要進行自我評價,建立起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實踐課程的環境與工作場景的模擬讓學生們更為細致地體驗實際崗位工作的情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專業性學習效率。
3.打造一流工程化實踐平臺,構建新型的實踐教學體系。校企雙方的合作為院校方面提供了非常多的教學資源,教學資源的重點要應用至教學基地中,打造一個超一流的實踐平臺,在實踐平臺的搭建中應當包含有以下三點要素:一是需要將教學資源數字化,讓學生們不論在什么地方都能夠完成教學資源的觀看,并且方便教師與學生們進行資源的檢索;二是教學內容項目化;三是完成教學方式平臺化的目標。
我院在現階段新工科背景下展開的計算機類專業人才的培養雖然存在著一定的缺點與不足,與世界一流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通過不同的手段提升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能力與水平,使本院畢業的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