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統編語文教材四上《盤古開天地》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劉淑媛
(南京東山外國語學校分校南京曉莊學院濱河實驗學校 江蘇南京 210000)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的教學目標是語言文字的運用,運用文字去聽、說、讀、寫,注重學生正確、流利、高品質地表述。我們發現,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更加關注知識的輸入,而復述作為一種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方法,在現實課堂中,沒有被充分挖掘和運用。學生在進行復述練習時,存在卡頓、詳略不當、思路模糊、不生動的問題。本文嘗試探討如何在復述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學生主動積極構建的課堂才是真正高效的課堂。贊科夫說:“教學法一旦能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求,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師要基于學情,根據教學內容,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創設課堂氛圍,作用于學生,以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創設不局限于課堂的開始,可以貫穿課程始終。
《盤古開天地》是一篇神話故事,內容神奇、夸張、想象豐富,神話的創作基于現實生活,但又不同于現實生活,是遠古人民對自然、對文化的解釋。神話所寫的時代與現代相距甚遠,如果單單從文本入手,則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在課程開始時,教師播放學生熟悉的動畫《哪吒鬧海》《西游記》,并和學生們交流:“同學們,你們認識他們嗎?是的,他們都是神話故事中的人物,他們都有大本領,今天老師帶著大家再來認識一位神話中的人物,他就是——人類的老祖宗盤古。”在導入環節,教師創設情境,巧用學生對哪吒、孫悟空等神話人物的喜愛,點燃學生興趣的火花,將學生熟悉的神話人物與盤古進行連結,拉近學生與盤古這位遠古英雄的距離。
在教學盤古如何開天辟地的段落時,教師可以請兩名學生,一人旁白,一人上臺演示盤古開天地的動作。抓住“劈”“頭頂天”“腳踏地”“精疲力竭”等詞語讓學生表演,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盤古的力大無窮、堅韌不拔和無私奉獻。通過表演,學生融入了主觀理解,通過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熱情,走近了盤古。
復述課文的前提是熟讀文本,通過大量的朗讀練習,讓學生在讀中感知,以讀促悟,積累語言文字,加深文本理解。如何讓學生真正實現有效朗讀?真正成為閱讀的主體?首先,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反復讀,走進課文,內化文本。其次,朗讀目標要明確。初讀、細讀、精讀所要達成的目標不同,鼓勵學生邊讀邊想,理清課文中人物、事物的聯系,思考段落大意,嘗試給課文分段。教師要給學生提出適當的閱讀要求,讓學生帶著目的去讀課文。再次,教師要組織多種形式的朗讀,如范讀、齊讀、分角色朗讀、配樂朗讀等,調動和保持學生的朗讀熱情。
復述課文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學生往往覺得無從下手,復述時沒有側重點,詳略難把握,思路模糊。這些問題與學生對文本結構的把握不足有關系。在文本講解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理清課文脈絡,關注事情發展的順序,人物的性格特點,人物、事物之間的聯系等,抓住文中的關鍵句、關鍵詞,列出復述提綱,做到復述時思路清晰,流暢通順,有序精彩。
《盤古開天地》一課,圍繞事情的起因(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經過(盤古開天辟地、頭頂天腳踏地、身體化作萬物)、結果(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世界)的順序寫了盤古開天地、身體化成世界萬物的過程,頌揚了他英勇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來復述。也可以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總結出每段的大意,以段落大意為線索來復述。此外,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詞,《盤古開天地》一課中多次出現表示時間的詞,如“一萬八千年”“這樣過了一萬八千年”“又不知過了多少年”是復述中要交代的時間因素,漫長的時間,也表達出了神話的神奇和盤古的堅韌不拔。“翻身坐了起來”“拿起斧頭”“劈過去”“頭頂天,腳踏地”這些動詞描述了盤古是如何開天辟地的,動作具有連貫性,將盤古偉大的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是復述的重點。在復述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世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聯系“氣息”“聲音”“左眼”“右眼”“四肢和軀干”“血液”“汗毛”“汗水”這些詞語,想到“風云”“雷聲”“太陽”等,進行正確的表達。
《課程標準》對復述教學提出相關指導:要在復述中講清楚課文的大致意思,更要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命運起伏、人間悲歡。并且,明確向聆聽者傳遞自己閱讀的感受。復述不是背誦,而是學生將內化的課文內容重組加工后的表達。中年段的復述以詳細復述為主,要求圍繞文章的脈絡、事情發展的順序,發揮想象,適當潤色,以做到生動形象地復述。
詳細復述并不是指沒有選擇性地復述,更不是背誦課文,教師要引導學生篩選課文的重點內容,有所側重,適當刪減。另外,學生也可以在忠于原文的基礎上,發揮想象,渲染氛圍,潤色語言,創造性地復述,讓人耳目一新。
統編版四上語文教材有一篇童話故事《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豆莢成熟裂開后,五粒豌豆飛到廣闊世界中所經歷的不同生活。作者語言表達生動有趣,故事情節豐富,描述性語言較多,第一人稱的對話方式貫穿全文,穿插第三人稱的敘事。學生在復述的時候可以嘗試將對話內容進行加工重組,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例如,這粒豌豆說:“我胖得要爆裂開來了。我想任何豌豆從來不曾、也永遠不會達到這種地步的。我是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一粒。”文中類似這樣的對話很多,學生在復述時可以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用第三人稱的方式表達,避免復述時因為對話太多,顯得累贅不利落。
復述課文考查學生對課文的掌握,對語言的運用,對文本的篩選等綜合能力,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在掌握了復述的方法后,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裕的時間讓他們反復練習。通過練習發現問題,驗證方法,解決問題。在練習時,我們可以遵循由易到難、由短到長的原則循序推進,讓學生在小任務中逐漸學會運用復述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學生的信心。也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其他小組成員提出意見和想法,每位成員都嘗試復述。小組整合意見之后,請小組代表在全班展示,老師給予指導意見,再回到小組中修改完善。
學生在復述課文時,教師要適時引導,通過多元評價進一步指導學生運用復述的辦法,要注重學生的普通話表達,力求表達流利、通順、連貫。也可以鼓勵學生適當添加些動作,聲情并茂地復述。
語言表達是語文核心素養之一,良好的表達能力讓學生終身受益。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辯論賽、口語交際練習、復述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大聲、自信地表達,讓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