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霞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十九大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重申了要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高職院校作為我國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創新教育的成敗關系著學生創新能力的高低。因此,高職院校要培養創新型人才,要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創新性職業人才。高職院校應該把創新教育作為人才培養戰略的核心,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落實職業教育創新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高職院校及其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秉承理論和實踐教學并重的教學理念,針對不同專業開展有針對性的創新教育;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技能大賽和創業、創新大賽,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本文剖析了高職院校創新教育的現狀,提出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學體系還是有一定差別的。高職院校應當立足于職業教育特色,把理論和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將二者融合在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首先,高職院校要根據不同專業,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為不同專業學生提供一個檢驗理論知識、學習成果的舞臺。例如,針對財會專業的學生,教師應該把基本的做賬、登記表的填寫、企業報稅等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相融合,把理論教學遷移到實訓教學中,讓學生學會運用專業的財會軟件如會友、金蝶等。其次,教師在實踐中要當堂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并及時發現問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針對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教師應該定期組織學生到當地的超市、商場等進行市場調研,讓學生親身體驗商場的實際運營模式,且讓學生結合市場調研結果,制定切實可行的營銷計劃。這樣,學生的營銷計劃就會更加具有創新性,其創新能力也會得到相應提升。
我們經常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高職院校應該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技能大賽。一方面,技能比賽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另一方面,學校可以運用比賽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近幾年,國家對創新教育日益重視,舉辦了很多職業技能大賽。高職院校應該趁著這股“春風”,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技能大賽,通過技能大賽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同時,在技能大賽中,高職院校和教師也可以和其他院校進行學術、教學上的交流。學生通過參加技能大賽可以開闊自身的眼界,學習一些先進的操作知識,也可以借鑒其他參賽學生的經驗行進技術創新。技能大賽可以檢驗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上的不足,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技能大賽不僅是檢驗學生專業技能的平臺,也是企業選拔優秀人才的平臺。一方面,學生通過技能大賽,能夠展現自己的專業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學校通過技能大賽,可以為學生搭建一個就業平臺,幫助學生找到一個理想的工作。
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是高校共青團對構建創新型國家戰略的進一步深化。它倡導的是在學校第一課堂課業成績之外,展示一份考核學生綜合素質的第二課堂成績單。第二課堂成績單主要考核的是學生在校期間的創新創業成果、社會實踐經驗、文體活動、技能特長、獲獎履歷、思想教育等等。這份成績單已經成為了很多企業選拔人才的參考標準。因此,高職院校要進一步構建和完善本校的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向學生傳達創新教育的重要性,為本校的創新教育提供理論依據、為學生的創新學習指明方向。高職院校要積極組織校園內的創新、創業比賽,營造濃郁的創新氛圍,讓學生把創新學習當做一門課程來學習,讓學生對創新教育引起重視。學校和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組織學生到合作企業參加實習,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收獲創新的靈感。在社會實踐中,學生要勇于創新、敢于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要學習企業先進的管理知識,學習本專業的實際操作經驗,把自己的創新學習成果轉化為實踐成果,在創業創新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總之,高職院校開展創新教育是歷史的必然。學校領導和教師和要深入領會“構建創新型國家戰略”的精髓,把創新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中。首先,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理論和實踐教學并重,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技能大賽;其次,學校要建構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踐行大學生創新教育,為國家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工匠精神的優秀職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