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旦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婁底 417000)
人類的發展就是能源的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能源在國家經濟中占據的地位也越來越高。能源問題已經成為了一個公共話題。從建筑行業來看,建筑材料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和廢料造成了很多能源的浪費。因此,在建筑業中推廣節能技術已經勢在必行。從環保角度來看,土木建筑工程廢料及垃圾的再利用和資源化能夠改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和一些有害氣體、固體的排放。這對于環境保護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1]
土木建筑中的垃圾主要是在建設、使用和拆除以及一些較大災難之后產生的。首先,施工階段會使用大量的工程材料,而有一部分材料會剩下來,形成廢料或者垃圾。其次,二次維修或者改造,對于損壞材料進行修補也可能產生一些廢料。在整個建筑過程中,產生廢料是不可避免的,而維修中產生的廢料較少。由此可見,土木建筑中產生廢料的主要來源還是建筑物的拆遷。拆遷會產生很多的廢料或者垃圾。建筑材料作為消費材料,在施工過程中是整個資源可控制浪費的重點內容。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廢料和垃圾的產生也是不可避免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綜合垃圾的種類和性質,把垃圾和廢料變廢為寶,控制廢料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在土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在選材方面,施工單位要盡量選擇優質的建筑材料,以減少材料產生的垃圾和有害物的排放。
當前在建筑垃圾管理中,我國于1995年10月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該法明確了建筑單位需要繳納一些必要的垃圾處理費用,用來處理垃圾和廢料的基本支出。同時,我國2011年發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中也規定了一些垃圾處理事項。國家計委、建設部、國家環保總局于2002年9月10日發布的“關于推進城市污水、垃圾處理產業化發展的意見”等共同構成了我國的主要拆遷垃圾處理辦法。這就基本確立了我國的垃圾處理收費標準以及處理辦法。但是,對于垃圾的處理和如何變廢為寶,這方面在整個發展體系中提得較少。
一般而言,在高速公路或者人行道等道路建設中,施工單位可以使用建筑廢料作為基本的填充物。具體方法可以通過再生混凝土、再生骨料或者分解之后形成高質量的骨料、清水混凝土來完成。清水混凝土技術按照裝飾效果可以分為飾面清水混凝土、裝飾清水混凝土和普通清水混凝土這三類。[2]它直接將原始澆筑面作為裝飾的表面,具有施工方便簡潔、施工成本低等優點。它在當前的居住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建筑廢料和垃圾的再利用是一個綜合性問題,涉及到技術、環境和市場等各個方面,也涉及到化學、物理和力學等學科。[3]理想的狀態就是能夠在建筑過程中盡可能地減少材料的剩余。但是,在拆除等工程施工中是一定會產生垃圾的。因此,再利用資源就迫在眉睫。目前,我國在建筑材料的再利用方面可以做如下改進:
首先,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保證建筑材料不被浪費和造成環境污染。《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在原則上確定了垃圾收費制度,較多地規范了一些建筑固體垃圾的處理辦法。而對于城市垃圾,一些較為危險的垃圾的收集和儲存、運輸等就沒有具體的規定。這就導致了建筑垃圾在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大的漏洞。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只是對于城市房屋的拆遷和管理做出了一個基本的規定,關于其中涉及到的垃圾的管理和再利用等詳細事項,則沒有具體的規定。[4]因而,我國在以后的立法中,需要把城市建筑中的垃圾再利用和回收作為一個重點內容,詳細制定到每一個小細節中,以達到清潔和節能建筑的目的。
其次,土木工程建設作為建筑材料中消費最大的一個項目,在設計材料的種類上的多樣化,對于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土木建設中,政府需要出臺相關的垃圾處理辦法,把一些可以利用的廢料變為能夠二次利用的建筑材料作為施工單位的硬性規定。這樣可以最大化地減少能源的浪費,建立一套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為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5]
我國正處于發展時期,大量的土木工程建筑正在進行中,建筑工程剩余下來的建筑材料,以及施工后的垃圾等會越來越多。這就需要相關部門規范其利用,在保證建筑施工正常進行的同時,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率,讓建筑行業能夠更加節能與環保,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