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 林
(中山大學 廣東廣州 510006)
引言
組織員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寶貴的歷史經驗,是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所確立的一項具有特色的組織制度。至今,組織員制度已建立70余年,先后歷經了5個階段:初步建立階段(1945~1949),緩慢發展階段(1951~1965),被迫中斷階段(1966~1976),全面恢復階段(1980~1989),鞏固和完善階段(1990至今)。[1]
我們黨歷來重視組織員制度建設,200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轉發《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教育部黨組、共青團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在大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和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意見》,要求各高校加強組織員隊伍建設,配備數量充足的專、兼職組織員,黨委建制的院(系)黨組織應至少配備一名專職組織員。201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的通知》要求:“縣以上黨委和組織部門要重視對組織員的選拔、配備和培訓,充分發揮他們在發展黨員工作中的作用。”[2]因此,堅持和繼續健全組織員制度,不斷加強組織員隊伍建設,是黨員隊伍發展和建設的重要內容。
高校組織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不僅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還肩負著為國家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從大學生中發展黨員是高校黨委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擺在了顯著位置,提出思想政治課程的理念,并做出一系列相關決策部署。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要求高校加強教師隊伍和專門力量建設。因此,高校加強組織員建設為發展大學生黨員、提升大學生黨員的質量、保障學校黨員隊伍的穩定發展、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
國家一系列相關文件制度的出臺,對高校組織員制度建設和鞏固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目前的高校組織員建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目前,高校黨委組織部門一般均配置了一定數量的專職組織員,部分高校黨組織也配備了一部分專、兼職組織員。這支隊伍整體而言,素質較高,具有較豐富的工作經驗。但是,高校組織員隊伍建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高校黨委對組織員制度建設不夠重視。高校黨委方面對組織員在黨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存在著認識不高、重視不夠、關注不足的問題,對組織員工作的專業性、連續性、復雜性等特點認識不到位,對新形勢下黨建工作存在的挑戰缺乏緊迫感。高校黨委重視不夠是組織員隊伍建設出現問題的根本性原因。
(二)高校組織員制度不健全。由于高校黨委思想方面的認識不高,導致大多數高校組織員的有關管理制度不健全。具體表現在:有些高校從未制定高校組織員相關制度;有些高校雖然制定了組織員管理制度,但管理制度內容不夠完善,還未達到科學化、標準化、合理化、程序化的程度,致使組織員工作職責不明確等問題。這不利于組織員工作機構的建設,不利于組織員隊伍的穩定發展。[3]
(三)高校組織員隊伍建設不穩定。組織員工作專業性強,具有工作嚴格細致,原則性、政策性強的特點。并且,該工作較為枯燥,致使部分組織員會產生厭倦情緒而申請換崗。這就造成組織員隊伍容易出現不穩定的情況。大部分學校采用了兼職組織員制度。一人身兼多個職位,容易分散時間和精力,很難做好黨員全流程的發展和管理培訓工作。
(四)組織員隊伍缺乏相關的專業培訓。部分高校缺乏對組織員開展專業的培訓課程,這就導致了一些組織員出現如下情況:黨性不足,思想政治理論水平不高;對黨章黨規、黨員發展程序、重要環節、基本知識和理論等認識不足;不熟悉組織工作的方針政策;無法得心應手地開展黨員的培養和發展工作等。同時,高校黨委又未能及時、充分地對組織員開展專業培訓工作,導致組織員隊伍缺乏相應的專業水平,無法創造性開展黨員發展工作、把控黨員發展質量。
為了更好地發揮高校組織員在黨員發展、管理、培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高校組織員隊伍建設要切實做好如下幾方面的工作:第一,在思想上要加強對組織員制度建設的認識,在形式上可建立一支業務水平高、政治素質硬的專職組織員為骨干、兼職組織員為輔助的組織員隊伍;第二,要做好制度建設、編制設置、人員選聘程序的制定;第三,要落實組織員的培訓、教育和管理,組織員分類考核的實施等,從而達到組織員隊伍建設的目標。
(一)高校黨委提高對組織員隊伍建設的思想認識。只有高校黨委加強了對組織員隊伍建設的思想認識,才能真正發揮組織員隊伍的作用。因此,高校領導要對組織員工作的目標、原則、內容、方式和工作量等方面進行了解和調研;深入基層,掌握組織員隊伍一線的實際工作。這樣,高校才能精準地加大對組織員隊伍建設中人力、物力的投入,制定相關政策,真正加強組織員隊伍建設。
(二)建立健全組織員管理制度。建立制度是組織員隊伍建設的關鍵,也是開展相關工作的重要依據。因此,高校要根據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建立組織員制度,對組織員隊伍實行科學化管理。組織員制度主要包括工作匯報制度、例會制度、培訓制度等。建立健全組織員制度,不僅可以使組織員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還可實現長期、有效地進行科學化管理。[4]
(三)要建立和完善組織員設置辦法,打造一支穩定的、高素質的組織員隊伍。高校要根據學生和教師規模,準確計算本單位組織員的工作量,合理設置組織員編制數量,并從制度上保障組織員編制用于組織員隊伍建設中。選拔聘用組織員工作是搞好組織員隊伍建設的第一步。因此,高校要嚴格組織員的選拔聘用程序。
(四)加強組織員的中長期培訓,提升組織員的業務水平。加強組織員隊伍的培訓是當下高校發展黨員的重要工作和提升組織員工作能力的有力保障。學校黨委組織部門應當做好培訓計劃,對組織員開展中長期培訓,建立分層次、多種類、內容全面的專業培訓體系。高校要根據組織員隊伍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重點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學習黨員發展工作方面的業務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