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堅
(溫州技師學院 浙江溫州 325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職業院校,中職學校應該意識到自身所負擔的責任。機械專業在中職學校中屬于一個較大的專業,為我國制造業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它不僅包括電工、電氣、設備維修人才的培養,還包括數控機床、設備編程等人才的培養。為了培養出優秀的復合型人才,教師不僅要重視機械專業學生的實訓教學,更要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制造業在我國的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從全球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國的制造業并沒有什么突出的表現。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國制造業的創新不足,從而導致該產業的很多環節思想落后、設施陳舊,跟不上形勢。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增加產業的生產成本,甚至還會降低生產質量,從而影響該產業的發展。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制造業經濟的發展,中職學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就要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重視起來。只有創新型人才增多了,才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制造業的現狀,才能夠促進企業經濟的發展。所以說,在中職機械專業實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行業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
學生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者,還應該是知識的創造者。有人曾說過,每個人都渴望創新,都希望自己是發現者。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創新意識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在信息時代,經濟迅速發展,智能機器的出現逐漸取代了很多人工工作。長此以往,人就可能會被機器徹底取代。這對中職學校技能型人才的發展會造成較大的沖擊。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斷地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這樣才能夠讓自己成為不被機器替代的優秀人才。人與機器相比,其中最重要、最能夠體現出不同之處就是人具有創新意識。人是活的,機器是死的。人的創新意識能夠為企業的發展提供無限的可能,而機器只能日復一日地進行同樣的操作。因此,中職機械專業教師在實訓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并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到當前的企業發展狀況,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
學生能力的提高與其自身的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夠使其認識到只有在自己具有一定實力的基礎上,才能夠進行創新。因此,學生就會更加主動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首先,在創新能力的鍛煉過程中,學生就會嘗試一些新的東西,不斷地突破自己。其次,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學生就會有一些不一樣的經歷。這些經歷會促進學生成長。最后,在鍛煉、嘗試的過程中,學生還會遇到一些困難。在遇到困難或問題時,他們會對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想辦法解決。[1]這樣,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就會明顯地得到提高。
中職學校的學生正處于學校與社會的中間地帶。這個時期的學生不僅僅需要學習理論知識,還需要通過各種實訓接觸未來的職業。這時,學生很容易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實踐的角度出發,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自己。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還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實踐能力以及認知能力的提高。這對學生之后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認識到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尤其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過程中,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首先,中職學校要從整體環境上進行改變,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聯合。教師在實訓操作教學時可以融入一些企業文化。比如,教師可以收集一些與機械專業相關的企業的發展史,將這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創新或者改革的部分截取出來進行整理,供學生進行學習。另外,教師還可以將本校創業成功的優秀畢業生的相關事跡整理出來,張貼在墻上,讓學生學習。這些能夠為學生樹立榜樣,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創新意識。
其次,學校還要注重實訓基地的創設。實訓基地是機械專業學生的主要學習場所。在開展實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置機械專業基礎實驗室、機械專業生產實驗室以及機械專業創新實驗室。創新實驗室的構建能夠為學生提供創新的機會,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鍛煉。尤其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由于受條件限制,他們只能根據既有的設備在規定范圍內進行操作。而在創新實驗室內,學生便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對實踐操作進行改進。這樣長期地進行實踐練習,便能夠將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出來,讓學生學有所成。因此,中職學校以及機械專業教師應當將環境創設重視起來,為學生提供一個創新的平臺。[2]
創新意識是一種思想,體現在學生的綜合素養中。創新意識是無形的。這就需要教師在實訓教學中以教學內容為基礎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為了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就要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根據當前的市場發展狀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在實訓教學內容中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的滲透。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當前實訓教學的重點、難點內容,在此基礎上對實訓內容進行拓展,讓學生根據已學知識進行思考和創新。其次,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技術的更新。中職機械專業的發展需要不斷地對操作技術進行更新。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連接,才能夠培養出當下企業所需要的人才。[3]因此,學校要定期更新實訓課程的操作技術,根據社會需要改進教學方法。這樣,學生才能夠在不斷的變化與更新中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最后,教師還要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理念。正確的創業理念能夠激發學生的斗志,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身為機械專業的實訓教師,我們應該認識到項目實踐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項目實踐教學不僅能夠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還能夠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過程中,中職學校要注重校企合作的開展,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實踐項目,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實踐學習中去。在此過程中,學生要了解行業的實際狀況,要對當前相關行業的生產狀況以及產品銷售狀況進行調查。在調查過程中,學生就會發現其中的一些問題,也會產生一些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就是創新的起源。因此,中職學校的教師可以通過項目教學,讓學生在實際的體驗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總而言之,中職機械專業實訓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就要認識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意義。然后,教師要從當前的實際情況出發,尋找合適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開展實訓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