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欽
(廣西新聞出版技工學校 廣西南寧 530003)
在現代就業競爭壓力日益增加的今天,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僅僅局限于知識、技能的掌握。職業道德、禮儀形象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就業情況。因此,禮儀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視。在以往的中職院校禮儀教學中,教師雖然注重學生禮儀行為的訓練,但卻缺乏有效的、系統的教學設計。對此,中職教師應當盡可能地將禮儀教學與專業教學進行結合,讓學生在禮儀學習的過程中塑造健康的人格,最終為自身后續的職業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傳統的中職禮儀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認為專業的禮儀教學課程一般是針對酒店管理、旅游等服務專業學生在待人接物上所展開的。[1]因此,很多其他專業的學生就會對禮儀學習較為忽視。實際上,禮儀不僅僅局限在酒店、旅游等服務性專業學生的待人接物上,而是表現在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上。禮儀教學不應只是用于服務型專業的教學中,而應落實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由于中職院校的招生對象大多數都是來自于普通中學成績水平處于中下游層次的學生群體,這就使得中職學生的個人行為表現相對較差。這些學生的行為習慣急需教師進行正確引導和糾正。對此,中職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日常禮儀教學,盡可能地以“由小及大”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逐漸認識到禮儀學習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進而提高中職學生的行為修養,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例如,以往中職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更為注重對學生學習成績、班級秩序的管理,對學生的禮儀表現卻沒有多加要求。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日常禮儀教學,班主任便可以從班級管理的角度來嘗試設計相應的禮儀教學活動。首先,班主任可以在班級管理條例中添加相關的“禮儀行為條例”,如學生的日常禮儀用語、日常著裝等,要求學生衣著整潔、大方。由于中職學生群體長期以來都被列入差生行列,因此,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禮儀行為表現都是抱以放任自流的態度。此時,班主任作為管理學生的主體對象,就應當在所制訂的班級禮儀行為條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改善個人禮儀行為。很多學生一開始并沒有意識到禮儀的積極作用。班主任就要以身作則,通過和善的語言交流、大方得體的行為作風來影響學生,進行禮儀教育。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學生便能在日常的生活和與人交往中逐漸規范自己的行為,習得禮儀知識。
中職學生普遍處于躁動、敏感的青春期。這就意味著很多學生都不喜歡,甚至排斥教師和家長的約束管理。禮儀教學需要學生從個人衣著、語言、心態等多方面進行完善和優化。因此,它對此階段的學生而言,具有很強的約束性。這就使得中職教師開展禮儀教學活動的難度大大提升。中職學生相較于普通中學學生而言,他們會更早地邁入社會職業競爭的行列。而在初次面對激烈社會競爭時,學生如果只是具備專業技能而缺乏足夠的人際交往經驗。那么,學生的職業生涯也會因此遭受打擊。很多中職學生認為,禮儀學習只能讓他們保持外表形象上的整潔。這種片面認識讓大部分學生對禮儀學習都抱著可學可不學的態度。實際上,禮儀既是學生個人行為素養的表現形式,更是學生加強人際關系交往能力的重要因素。[2]對此,中職教師在進行禮儀教學時,可以從人際交往入手來幫助學生進行禮儀學習,提高學生對禮儀的認知。
例如,教師在進行禮儀教學時,可以采取“禮儀交友”的方式來鍛煉學生的禮儀應用能力。首先,教師先分別開展以“形象”“交際用語”“服飾”等為主題的禮儀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用,教師可以用播放視頻和具體行為示范的方式來幫助學生了解職場工作禮儀的具體內容。其次,在禮儀教學結束后,教師便可請學生以教室作為辦公室的模擬場所,要求學生將自己所學習到的禮儀表現出來,應對職場的人際交往。在這樣的模擬活動中,學生便會發現禮儀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在素質。學生就會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在潛移默化總增強自己對禮儀的認識。最后,為了能夠更好地凸顯禮儀在學生人際交往關系中的重要作用,教師還可以用調查問卷的方式來收集學生對禮儀學習的認知情況。問卷調查主要是為了了解學生在生活、學習中對周圍人禮儀表現行為的評價,學生個人是否愿意進行禮儀學習等。問卷調查可以為教師的禮儀教學,提供更多的教學依據。
禮儀教學對中職院校大部分專業的學生而言,只需要做到日常禮儀規范即可。但對于酒店管理等服務行業的學生來說,禮儀學習就成為了他們專業技能中的一種。由于禮儀主要涉及到人的形象、語言應用等多方面的內容。因此,很多專業的教師在開展禮儀教學時都會淺嘗輒止。雖然禮儀教學覆蓋面較廣,很多教師卻缺少系統的禮儀實踐訓練教學。這導致很多學生的實際禮儀表現不盡人意。中職院校的課程開設內容主要分為專業理論教學、專業技能訓練、頂崗實習這三大部分。而專業技能訓練作為學生進行頂崗實習的基礎鋪墊,學生只有在該階段學習中掌握職業技能,才能在后續的實習環節中快速地適應社會生產的節奏。[3]對此,教師應當加大部分專業的禮儀培訓力度,盡量讓學生形成能夠滿足個人就業方向的禮儀規范意識。
例如,教師在針對酒店管理專業進行禮儀教學培訓的過程中,該專業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會涉及到大量的人物接待工作。因此,教師對該專業學生的禮儀規范行為要求較高。首先,教師要著重為該專業的學生打造以“職業形象塑造”為主題的課堂禮儀訓練環節,讓學生先進行最基礎的自我介紹、名片遞換、握手、交際用語等禮儀訓練。在訓練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兩人一組的形式來進行演練,讓學生學會以正確的姿態和心理來接受職業訓練。其次,在完成基礎禮儀訓練環節后,教師再安排學生進行更高階段的儀表、儀態禮儀訓練,通過該類訓練讓學生認識到職場的得體著裝和儀容對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重要性。最后,該專業的教師還可以向學校領導請示,聘請相關的企業、公司人員來進行更符合職業要求的禮儀培訓;也可以聯合公司人員舉辦一場校園晚會策劃活動,讓所有的活動流程設計及人員安排都交由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負責。活動結束后,教師和公司人員對學生在活動中的禮儀表現進行點評和糾正。這樣充分利用校內、校外教育資源,教師就能夠進一步落實學生的專業禮儀技能培訓。[4]
在以往的中職院校禮儀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所安排的學生禮儀學習考核都是以理論考試為主。這樣的禮儀教學考核方式相對比較片面。同時,注重最終結果的考核很容易讓學生產生“臨時抱佛腳”的學習心理,實際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禮儀訓練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需要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不斷進行禮儀完善和優化。對此,相關教師應該針對現有的禮儀教學實踐考核制度進行改革,最終為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例如,教師在對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進行禮儀學習考核的過程中,可以將考核內容分為單項禮儀技能考核和綜合素質考核。單項禮儀技能考核主要包括對學生站姿、坐姿、儀容等方面進行訓練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核。教師對該類考核內容的側重點應該在于過程,盡量在學生不關注考試的訓練狀態下進行打分。這樣能在無形之中督促學生更加重視禮儀訓練。綜合素質考核主要是指教師在安排學生進行日常訓練模擬以及期末職業場景模擬的情況下,對學生的禮儀表現所進行的綜合考核。在期末綜合禮儀考核過程中,教師可以建議學生以團隊的方式來進行職業禮儀展現,讓學生在明確分工中深入體驗個人在職業禮儀需求中的側重方向。不僅如此,教師還要請學生對自身的禮儀學習情況做出評價,讓學生學會站在自我審視的角度來促進個人進步,從而令學生在禮儀學習中真正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所開展的禮儀教學內容,不僅僅是對教師素質的一項考驗,更是對學生個人修養的深度培養。教師在設計禮儀教學環節時,一定要結合學生當前的禮儀學習需求和未來職業發展方向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這樣能夠讓學生在禮儀學習中明確個人在職業中意義。同時讓學生能夠用更為樂觀、積極的態度來對待自己將來的的學習和生活,最終使中職學生在禮儀學習中成為一個懂禮貌、知進退、努力奮斗的優秀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