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雅范
(河南信息工程學校 河南鄭州 450000)
職業院校技能競賽做為一項職業教育制度創新,在我國落地已有十余年。它從學生、教師、學校多個維度推動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各級競賽賽事中涌現出了一批職業技能明星,歷練出了一批技能名師,打造出了一批強勢專業。因此,職業競賽成為了眾多職業學校評定業績的一項重要指標。本人參與競賽已有十余年。從新手變成資深,從狂熱走向冷靜,我深刻認識到,以平常心看待競賽才是對選手最長情的呵護。比起競賽結果,我更苛求選手的競賽過程;比起技能的提升,我更看重的是學生的心理成長;比起金牌的榮耀,我更欣慰的是看到他們在職業領域的發展與出彩。
競賽對于中職生來說,是人生中的一個“點”,而選手的職業成長,則是一條有長度的“線”。對中職生來說,他們花一年到兩年時間在備賽訓練中,而參與競賽的收獲,不僅僅是一次競賽的榮譽,更是競賽心理的形成。競賽心理讓他們產生較高的定位與自我發展需求,成為敦促他們在漫長的職業發展中領跑的源動力。
作為一名資深教練,我的競賽選手團隊成員多達幾十名,他們在省賽和國賽上都有不俗的表現。本人做為“金牌教練”,也有幸受到省、廳領導的表彰和接見。我的心得就是: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在他們競賽心理的培養上,糾正選手之前的一些不良習慣與消極心態,培養他們積極向上、不甘落后的競賽心理。這種心理培養就是一種貫穿式培養,貫穿了學生的成長過程。目前,團隊中的很多成員已在職業崗位上嶄露頭角,表現出優秀的職業精神與發展潛質,也印證了競賽心理與職業精神的轉化發展關系。
競賽心理的培養是多方面的,從心理意識到行為習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敢于拼搏,力爭最優。競賽選手來自哪里?是從普通的中職生中選拔培養得到的。中職的學生大多是一些學習習慣不好、自制力差的學生。中考的失敗曾擊潰了他們。于是,他們中的很多人缺失了自信,變得隨波逐流,甚至自暴自棄。來自競賽的吸引可能是加分、免考、評優,但他們的熱情不能保持。他們一旦進入競賽團隊,首先需要培養的就是不辭辛苦,力爭最優的學習態度。這往往需要很多鼓勵,讓學生自己有一個較高的站位,形成一種競爭意識,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清晰的職業畫像,對其形成強大的心理支撐。這樣,他們才可能在其他同學放松的周末假期,能夠抑制住內心的“空虛寂寞冷”,獨守實訓室,孜孜不倦地練習。[1]這種最優心理在未來的職場中成長為任勞任怨、勇挑重擔的敬業精神,讓他們敢于面對更多的職業挑戰。
注重細節,把握過程。細心并不是一種態度,而是一種能力。有些選手總是避免不了小的失誤。這其實是教師疏忽了細節教育。很多選手拿到賽題一看滿心歡喜,競賽結果卻匪夷所思。這其實就是輸在過程,敗在細節。賽前培訓的過程始終強調培訓選手看重細節、看重過程。勞動工具的擺放、工位的整潔、操作流程的規范都是細節養成的著眼點。只有做好了每一個細節,這個競賽過程才是完美的。即使競賽的結果沒有達到學生理想的狀態,這也不應該有遺憾。這種細節,其實就是對選手的一個養成教育。我們未來在面對職場的競爭和挑戰時,可能最終就贏在了一個下意識的動作。比如,順手為別人帶門,回報別人禮貌的微笑。這些細節不僅反映出養之有素的職業禮儀,也最終成長為雕刻細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迅速決策,風險控制。培養選手在競賽過程中積極迅速地判斷競賽大局,分析出風險點并做出判斷,規避風險是必須的。在賽場上,選手一旦發現知識或技能存在盲區,可能產生慌亂,情緒的蔓延直接影響到競賽的發揮,導致競賽滿盤皆輸。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模擬訓練中,我們常常人為地設置一些隱藏的障礙點,“制造混亂”,培養選手冷靜面對突發狀況,迅速做出反應,評估風險后做出決策的能力。或果斷放棄,保住大局;或抽絲剝繭,尋找突破,這種決策能力,對其未來經營自己的生活和化解職場紛爭都有積極的幫助。在遇到突發或意外狀況時,能夠找到瓶頸、化解矛盾、及時止損、扭轉局面,他們就擁有了睿智的頭腦和領導的智慧。[2]
積極溝通,共享共贏。訓練需要大量的投入和外圍支持,備賽是以學校、教師、學生共同組成一個團隊進行的。團隊成員的年齡、教育、心態都不同。因此,團隊的每個成員都必須要放低姿態、摒棄不同、積極溝通,創造一種和諧的訓練氛圍。這樣才能提高備賽效率。團隊參賽的選手可能技術水平不同、性格各異,在長期艱苦的訓練過程中很容易滋生消極或不良情緒,互相抱怨。這極其不利于團隊的發揮。我們訓練時經常給學生講木桶的“短板效應”,就是要告訴選手:面對問題,不抱怨、不埋怨,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優質資源不保守,互通共享,取得成績才能共贏。并肩戰斗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成長經歷,大家應該懂得珍惜和感恩。培養共贏心理其實就是孕育中職生高情商的途徑。共贏心理能夠使他們在面對家庭變化、社會分工、團隊角色時都能顧全大局、求同存異,積極把握職場中的機會,為自己尋求更廣闊的發展平臺,快速成長。
參與競賽可能只是學生人生中的一個片段,而職業成長才是其人生的主旋律。從這個層面來看,競賽應該看淡結果,看重過程。競賽的榮譽能夠給學生的升學帶來便利;競賽的技能能夠助學生謀求職業崗位;只有競賽的心理才是伴隨選手終身成長的。因此,我們只有注重培養學生的競賽心理,才能引領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理念,助力其智慧發展。這才是每一位師者傾注心血澆灌出來的最絢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