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妙娟
(甘肅定西市岷縣十里鎮三十里鋪小學 甘肅定西 743000)
微課是一種由信息技術延伸出來的、用于課堂教學的現代化教學方式。其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微課既有別于傳統單一的教學課件、教學設計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進行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
由于主要以教學視頻作為中心內容,微課因此具有簡潔明了、形式豐富的教學特點。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微課教學,能夠更加有效地吸引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學科。小學語文閱讀又是小學語文課程中的重要教學內容,是小學生提升語文學習效率、豐富語文詞匯、儲備語文知識的重要途徑。
在目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大環境影響,往往過分注重學生考試成績的提升,而忽略了小學生通過語文閱讀來提升語文學習能力、促進小學生綜合素養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引入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對語文閱讀教學進行創新。微課具有形式新穎、趣味性強的特點,能夠充分激發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能夠節省教師的教學時間與精力;能夠提升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促進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改革與創新。因此,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意義十分重大。[1]
目前,小學語文在閱讀教學中,存在著一些教學問題。
首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一直受到傳統教育理念和應試教育的大環境影響,在“唯成績論”教學理念引導下,“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手法,早已不適合小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單一的教學手法和以提高考試成績為目標的教學,極易引起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厭倦心理。
其次,在新課改政策的不斷推進和貫徹落實中,小學語文教師雖然擺脫了原先的“唯成績論”教學理念,但面對小學生的素質教育,一時還找不準教學目標和定位。這給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與創新造成了一定阻礙。
最后,課堂提問是教師增加與學生溝通的最佳機會。但是,有些教師提出的問題,只需要學生用“對”“不對”“是”“不是”這樣的簡單語就能回答。這既不能促進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也達不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總共分為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和課外延伸學習這三個部分。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也要按照這三個步驟,先從小學生的課前語文閱讀預習開始,提高小學生的閱讀預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開國大典”這一課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QQ群、微信公眾平臺、云共享遠程教學平臺等渠道,向學生發送關于“開國大典”的歷史影像資料,讓學生聽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這一帶有湖南方言的親切聲音。從這里,學生可以體會到開國大典這一歷史時刻的莊嚴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國熱情,從而到達這一課的課前預習效果。
課堂是小學生進行語文閱讀學習的主要陣地,也是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學習效率的主要途徑。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通過微課的合理運用,來激發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提升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要充分發揮微課的教學作用,利用微課對閱讀課堂教學進行創新,保證課堂的教學質量。[2]
例如:在學習“夸父追日”這一課時,語文教師可以將“夸父追日”這段神話故事制作成動畫片的形式,作為微課教學的視頻內容,讓小學生通過觀看動畫片,對“夸父追日”這個故事產生第一印象。然后,教師再對學生展開本課的閱讀教學,在小學生對動畫片感興趣的基礎上,讓他們進行輕松愉快的閱讀學習,從而保證課堂的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充分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效率,就要好好把握學生的課外時間,巧用微課來促進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學習。課外閱讀能夠幫助小學生獲得很多的閱讀書籍與文章,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進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例如,在學習“故宮”這一課時,語文教師可以向學生發送一些關于故宮的影像和文字資料作為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習輔助材料,或者讓小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在家人的幫助下,上網搜集關于故宮和我國建筑文化遺產方面的資料。這樣可以為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習確立目標,促進小學生課外閱讀效率的提升。
綜上所述,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既是順應新課改要求的必然選擇,也是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和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