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潔瓊
(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東街小學 甘肅慶陽 744500)
小學生剛剛從家庭教育轉入學校教育,開始接觸到不同于以往的教育模式,他們會進入快速成長的人生階段。小學生剛進入學校時的學習習慣和素養品質,都是來自于此前家庭教育的培養。家長的言行和舉止影響著小學生的言談和行為舉止。因此,家長的言傳身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小學生進入小學后,學校教師是通過專業教育機構培訓后,具有一定教學水平的教育踐行者。然而,由于我國的小學班級一般由幾十個學生組成,教師并不能全面地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水平。家校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夠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結合起來,以達到共同教育學生的目的。因此,我們在開展小學德育教學時,也應該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結合起來,充分地發揮各自的優勢。家校合作,一方面,家長可以及時地向學校反饋小學生的具體情況;另一方面,學校則可以指導家長配合學校教育。二者合作,加強溝通,不僅能為雙方減輕壓力,還能更有效地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家庭教育一直被忽視。許多教師和家長都錯誤地認為,家庭教育不算是一種真正的教育。一些教師具有錯誤認識:認為家庭教育并不能具體教會小學生什么;而一旦小學生在學校做錯了事情,他們則認為是家庭教育不到位,責任應該是家長。同樣,在這類具有錯誤認識的家長的視角里,孩子已到了上學的年紀,一切教育就都應由學校開展,家長不應再負責,孩子丟給學校管就好了。這兩種錯誤想法,容易造成對小學生教育的許多問題。學校占據了對小學生教育的主導地位,致使家長對于孩子受教育的真實情就不會去過多去了解,而一味地聽從學校的安排,在潛意識里被學校教育所支配。因此,具有錯誤認識的這種家校關系會使合作地位不平等,會對小學生的個人發展帶來負面影響,使小學生的德育教育難以達到良好的成效。[1]
根據家校合作現狀及出現的問題,我們需要改變對家校合作的認知。學校教師和家長,都應該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樹立正確的家校合作教育觀念。首先,學校教師和家長應該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比如,建立家長微信群等,使教師和家長可以在群里及時進行溝通。其次,為了督促小學生的行為規范,教師和家長應該通過溝通達成教育共識,共同加強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最后,教師在小學德育教學中可以將德育教學結合在思想品德課程中,在課堂上提出一些有關德育方面的思考題,讓學生回去向父母提問或探討并得出自己的結論。在布置這種思考題時,教師可以在家長群里提出相關德育的教學內容,讓家長配合學校工作。在小學生回家后向家長提問時,家長要給予他們指導。因此,家校溝通合作,能夠使小學生在學校和家庭中都能得到正確的引導,從而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家長是孩子在接受正式教育前所能夠接觸并學習的對象,在孩子初期的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長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都影響到小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在家庭生活中,小學生具有非常強大的效仿能力,會模仿家長的行為動作、言談舉止以及更深的思想觀念。因此,家庭教育意義重大。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規范自己的行為舉止,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榜樣形象;其次,家長要積極地引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理念,如不能用暴力去解決問題等;最后,家長教育孩子時應該循循善誘,尊重孩子的內心想法,引導孩子去建立良好的德育觀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另外,家長在進行德育教育時,應該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讓小學生更容易接受教育,從而促進小學生健康發展。
在學校的德育教育中,首先,教師要在相關的課程中滲透德育,如結合思想品德課程等。在小學思想品德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課本相關內容提出一些吸引學生思考的問題,讓學生在不斷思考中得出自己的結論。其次,教師也要學會傾聽小學生的真實想法,要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心理特點把握教學程度。再次,當學生在校出現情況時,教師要及時地與家長溝通,共同應對。最后,對學生每個階段的學習成果,教師也應及時反饋給家長。家校合作中要構建相互之間的信任關系,特別是在德育教育中,雙方更應互相信任,并將重點放在引導學生的發展上。
另外,教師在小學生犯錯誤之后,要引導小學生去處理好問題,而不要生氣和責怪他們。教師只有在尊重小學生的前提下,才能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他們正確的價值觀。
現今,有的學校的家校交流還只停留在“開家長會”的方式上。形式單一的交流溝通行為很容易讓小學生產生芥蒂。學生會認為學校和家長都是“敵人”,從而不配合他們的教育。因此,創建形式多樣的家校合作活動,能夠更貼近學生的內心。我們應該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開展各種家校交流活動。例如,學校可以組織家校合作的親子春游,讓家長帶著孩子和教師一起互動交流,在互動、互評中達成共識,讓學生、家長、學校三方更加融合,從而促進對小學生德育教育的開展,培養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2]
總而言之,在家校合作模式中,首先,學校要注意合作的公平。因為只有家長和學校互幫互助,才能有效培育小學生的正確的思想觀念;其次,家長要做好家庭教育,讓學生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最后,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要將德育教育滲透在思想品德課程中。同時,學校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在家校共同努力下,培養小學生思想品德和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