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盛
(安徽省宿松縣城關初級中學 安徽宿松 246500)
體育活動是體育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一項體育教學方式。有效的體育活動,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體育項目的掌握程度,還可以讓學生逐步地感受到體育練習的魅力,產生積極向上的體育鍛煉意識,從而為學生的體育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為了讓體育活動的開展能夠順利進行,教師在實施體育活動時一定要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要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讓生本理念得以落實。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讓學生以更積極的狀態投入到體育課堂練習中來,從而保證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在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有些體育教師認為初中學生因為年齡的增長、其自主學習意識應該相對比較強。因此,在初中體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他們更注重帶領學生進行體育項目的練習,而忽略了體育活動的趣味性。這種單一和枯燥的體育活動很難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鍛煉的樂趣。學生參與活動就只是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這種被動接受的方式,嚴重地阻礙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導致體育活動的價值沒有真正體現出來。因此,為了保證體育活動的效率,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體育活動的趣味性,讓學生能夠積極、自主地參與到體育練習中來,以保證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練習效率,促使體育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1]
例如,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帶領班級學生進行400米短跑練習時,就可以改變讓學生統一進行賽跑的傳統體育活動模式,讓學生自主地挑選自己想要挑戰的對手進行賽跑。這樣的創新形式,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競爭欲望,不僅增強了體育活動的趣味性,還增強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以更積極的狀態投入到體育練習中來,為學生更好地突破自己的能力增添了動力。這樣,生本理念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就得到了有效落實,推動了初中體育課堂活動的順利開展。
生本理念雖然是把學生當作課堂上的主體,但并不意味著要將所有的課堂主動權都交與學生。教師在初中體育活動中融入生本理念時,在給予學生課堂主動權的同時,還要發揮好教師自身的引導作用,保證學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自主學習的效率,以促使生本理念的教育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2]
例如,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擲鉛球比賽的體育活動時,在活動開始前就可以給予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和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投擲鉛球的練習。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細致觀察,當發現某位學生在投擲鉛球過程中出現手法錯誤或角度錯誤時,一定要及時指出,并且示范正確的投擲鉛球動作。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讓學生在投擲鉛球的自主練習過程中練習效率最高,從而保證這項體育活動任務能夠順利完成。
生本理念是指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自主地對課堂內容進行探究與學習。但是,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素質的不同,他們在體育課堂練習過程中,對體育活動的接受程度也會有一定差別。因此,統一的體育活動對于班級中一部分學生來說,是不恰當的。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開展分層體育課堂活動,以保證班級每一個學生通過體育課堂鍛煉,都能夠有所提升。[3]
例如,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立定跳遠練習時,就可以根據學生的體育素養將班級里的學生分成不同層次的小組,給不同層次的小組設計不同的體育活動。如對于體育素質較好的學生,教師在給他們講解完立定跳遠基本知識以后,就可以先讓他們自行按照教師講解的技巧進行練習,然后鼓勵他們參加立定跳遠比賽;而對于體育素質中等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先引導他們擬定一個自己在課堂上的立定跳遠目標,然后再引導他們自主進行立定跳遠的練習,讓他們在課堂上能夠突破自己擬定的立定跳遠目標;而對于體育素質較弱的學生,教師則可以根據他們的體育素養設立一個稍差一些的立定跳遠練習目標,讓他們自主練習,看哪一位學生能夠最快地完成教師所設定的練習任務,以此來最大程度地調動他們參與自主練習的積極性。通過針對班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體育活動設計,教師就可以讓每一個學生的體育練習效率和體育素養都得到提升,以保證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
綜合上述,在生本理念下開展體育課堂活動,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和民主的課堂練習氛圍,讓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通過課堂體育活動,讓他們的體能訓練有所增強。為此,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深入貫徹落實生本理念,以保證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任務能夠順利完成,最終達到增強學生體質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