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軍
(甘肅省夏河縣博拉中學 甘肅夏河 747100)
眾所周知,對于學生終身發展考慮而言,學困生的轉化是教師不可回避且必須解決的首要教學問題。不論是從提高教學質量的角度考慮,還是從教育理念的初衷出發,我們都要重視學困生的學習與發展,讓學生學有所得,實現共同進步的教學局面。學困生作為一種教育現象和社會現象,對于他們的思想和學業方面,我們要加以正確地認識與引導,從而幫助學困生渡過這一特殊時期。我們可以結合語文學科的教學特點和學生的身心發展特性,從而實現轉化后進生的教學設計,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作為學困生,其學習能力與接收知識的程度等方面都會存在不同的差異性。為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語文知識的自信心,分層教學的運用有效解決了藏區漢語文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它的開展不僅可以讓學生體驗到學習語文的成就感,也有效落實了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對教師的教學效率起到了非常好的引導作用。例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語文內容時,為提高學困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教師可以對教學設計進行分層,利用有計劃、有目標性的遞進學習方式幫助學困生掌握這一文章內容。我們可以進行這樣的基礎性遞進學習:第一,教師通讀文章內容或者利用視聽媒體為學生進行文章內容的朗讀,并將文中的生字以識字卡的形式進行制作整理,為學困生順利熟讀文章奠定基礎;第二,將文章內容進行分層劃分,并引導學生對每一階段的核心進行中心總結,以便于學生可以清楚地把握文章脈絡;第三,讓學生講一講文章對西沙群島的描寫內容,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教師在分層學習遞進的情況下進行學困生的轉化,使得學生可以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塑造漢語文在藏區學生心目中的形象,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所在,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漢語文的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1]
合作學習一直以來都是教師所推崇的一種教學方法。它的運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也營造了一種民主型的學習環境,緩解了學生的畏難情緒。尤其是對于學困生而言,合作互動的學習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文化水平,對學生的道德品質發展也會起到健康性的促進作用。例如,在學習《燕子》這一篇文章內容時,教師可以先把講臺讓給學生,讓學困生說一說自己對燕子的印象以及燕子的外觀形象,或者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以“我心中的小燕子”為題進行500字左右的短文寫作,并選出優秀文章進行朗讀展示,從而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文章內容展開學習,看一看自己心目中的燕子和文章中描寫的燕子有什么不同。教師可以進行三三相對的座位安排以便于學困生進行討論,用交流的方式提高每一個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活力,使得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下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當然,為優化學困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可以在學困生進行小組討論的時候為學困生進行引導計劃的學習安排,如:劃出文章中對燕子形象的描寫,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幫助學困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2]
學生有動力,其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才可以得到有效的發展,而教師的評價可以說是學困生轉化工作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都知道,學困生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心理上都會存在極大的壓力,這也就出現了許多學困生在進行漢語文學習的時候出現不敢朗讀、不敢回答問題怕出錯的現象。尤其是對于藏區的學困生而言,由于他們長期受藏語文化的影響,使得學生在學習上也出現了文化沖突的現象?;诖?,我們不僅要提高學生對漢語文化的正確認識,還要通過多元化的評價用激勵的語言鼓勵學生學習,而不是僅僅依靠成績的好壞對學生進行判定。例如,在學習《清明》這一首古詩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有關清明的一些活動,如:掃墓、拔河、蹴鞠、踏青,同時讓學生說一說在藏族人們的清明活動,在學生回答完后對學生說一些激勵性的話語,如:這位同學真有禮貌,知道回答問題前要舉手示意,而且你回答得很漂亮。教師通過對學生的上課態度、基本禮儀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評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困生在評價的過程中樹立起學習語文的自豪感,從全面發展的眼光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培育,從而使得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得到優質的提升。
總之,對于藏區漢語文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教師可以通過分層教學、互動合作、多元評價等不同渠道對學生展開全方面的培養,使得學困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所在,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最終實現共同進步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