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遠 王立芳
(1.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荊家鎮中心中學 山東淄博 255000;2.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實驗學校 山東淄博 255000)
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不斷擴大,對人才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對于學生來說,社會對其學習能力、學習情況等方面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但是,眾所周知,城鄉學生在學習、生活、接受到教育等方面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其中對一些科目的接觸情況已經讓鄉村學生輸在了起跑線上。學習的場地終歸是社會,因此,由于城鄉學生的學習差異情況,導致城市的學生在進入社會的時候能夠更好地適應,在社會競爭中城市中的學生也具有明顯的優勢。而相對而言的,鄉村學生的劣勢也明顯地體現出來了。可以看出,從小接受的教育環境嚴重影響了鄉村學生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的生存度。因此,為了讓學生能夠共同地發展,城鄉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如何提高鄉村學生的學習質量成為了教師的主要任務之一。
對于學生來說,家長的對待他們的學習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大部分時間還是在和自己的家長在一起,家長如何對待學生的學習態度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度。對于城市中的家長來說,他們會盡力滿足學生在學習上的要求,讓學生在精神和物理方面都能得到滿足感。而對于鄉村家長來說,很大部分的家長未必能滿足學生在學習上的需求,部分家長甚至認為將孩子送到學校已經進行了教育義務,認為學生的學習責任全部在于教師,對孩子的學習情況、學習能力、在學校中的生活一無所知。因此,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問題,成為了導致城鄉學習學習差異的重要原因之一。[1]
對于城市中的學校來說,其環境優雅,教學設備完善一流,具備多樣的教室和多樣的活動場地,比如多媒體教室、播音教室、足球場、籃球場等,讓學生在疲憊的學習之后,可以進行身體上的放松,讓學生能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對于鄉村學校來說,其教學設備簡陋,教學設備落后,教學資金不足,學生的知識拓展受到嚴重的限制,課余生活枯燥乏味,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不到有效的發展,教學情況也不容樂觀。可以說,城鄉學生在教學資源方面的差異是導致學生學習成績的主要客觀因素。
對于城市的學生來說,他們得到的教學資源豐富,學生的知識擴展途徑很多。而對于鄉村學校的學生來說,他們要想有效的地擴展知識層面,縮小與城市學生在知識量上的差距,鄉村教師可以積極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使用互聯網,建立學習平臺,為學生擴展視野。如今的社會互聯網發達,即使是鄉村學校也安裝了多媒體設備,因此,鄉村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加強城市之間的教師交流,建立學習平臺,讓城鄉學校中的教師能夠在學習平臺上分享自己的教學見解或者是上傳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讓鄉村教師了解城市學校的教學情況與教學方式。另外,鄉村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網的豐富性,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通過這樣的方式,鄉村教師可以縮小城鄉之間的學生的學習差異,從而促進學生不斷地發展。[2]
現在的教學任務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構建高效課堂。而這個教學任務在城市學校得到了很好的實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對于鄉村學校而言,效果就不明顯了。因此,為了縮小城鄉在這方面的差異,鄉村教師要持續優化上課模式。例如,鄉村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景教學、實施分層教學、利用微課教學等模式,來不斷地提高鄉村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鄉村學生的學習質量,從而縮小與城市學生的學習差異,促進鄉村學生不斷進步與發展。[3]
綜上所述,城鄉學生的學習差異情況,無疑給教育工作者帶來了許多問題。如何有效地縮小城鄉學生的學習差異,成為了教育界的一大挑戰。但是,現代教育者要不畏挑戰,積極探索,優化教學模式,與時俱進,通過自身的努力為縮減城鄉學生學習差異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讓學生能夠不斷地發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