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麗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民航學校 廣東廣州 510410)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全面培養孩子的素質能力已經成為了各大學校的教學目標。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因此,學生的教育不容忽視。對比國家課程和地區課程,校本課程更加的貼近生活氣息,更加容易被小學生所接受。開發、設計關于航空的校本課程,有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當代的科技發展,提高學生的科技素養,幫助學生豐富知識。
校本課程不同于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它是指學校根據自己的教學要求所設計的,符合該學校自身的教學理念和學生需要的一種小范圍性的課程。基于航空的校本課程,是指以航空航天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科技探索精神,使學生能夠感受到科技之光的一種新型課程,其對我國科技的發展和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有著重大的影響。航空事業是我國的一項偉大的工程,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航空校本課程的構建對于國家、對于學校、對于學生來說,都有著很大的影響。首先,該課程的設立,可以為國家有效培養更多的科技人才;其次,該課程的設立,有助于豐富校園文化;最后,該課程的設立有助于幫助學生豐富航空知識,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要想讓航空校本課程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將航空校本課程正規化。它應該像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一樣,有專屬的教材,并且教材的制定不能是隨意的,而應該是嚴格按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實際的認識水平來進行設計的。例如,其中可以包括航空知識學習、航空模型動手實操、航空知識探索等。學校通過讓航空校本課程知識紙質化,可以引起學生們學習的重視,有助于該課程的更好開展。[1]
只有教材是不夠的,學校應該把校本課程納入課表,像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一樣,有固定的學習課時。例如,學校每周可以安排同學們上一節校本課程,用來學習我國的航空知識。上課的老師可以不固定,可以讓語文老師來給同學們講解一些關于我國航空的發展史,讓數學老師來講解一些關于飛機、火箭的運行方式,讓美術老師來向同學們教授一些航空模型的制作等。這樣不僅可以保證校本課程的具體實施,優質地利用學校資源,還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校不僅要教授基于航空科技的校本課程,還要就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考試。考試的辦法有很多種,不一定非得是紙質化考試。例如,針對美術老師講解的航空模型的制作,學校可以考驗同學們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制作一個航空模型,如各種型號的飛機、飛船、火箭等。然后,老師根據學生的制作成果來進行打分。學校還可以考驗學生的航空知識,給同學們一個作文題目,比如“向往的藍天”,讓同學們通過校本課程的講解和課下查閱相關的資料,自行書寫。老師也要進行打分,并且分數成績要錄入到學生的總體成績里,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還能豐富學生們的業余活動,可謂一舉多得。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校可以就航空校本課程上的內容組織一些課外活動,這樣不僅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豐富校園活動,還能提高學生對航空知識學習的樂趣。例如,學校可以“科技放飛夢想”為主題召開科技節,開展紙飛機比賽、彈力飛機比賽,組織學生參觀新機場及觀看航空主題影片等。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外活動,還能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航空科技的魅力。
校本課程合育化是指家校合育。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學校在進行航空校本課程時,應該積極運用家長擁有的知識資源和社會經歷,舉辦一些相關的航空活動。例如,每個家庭可以根據家長的職業情況,選擇相關的航空知識完成一個小講座。空姐的家庭可以講講航空禮儀的知識;飛行員的家庭可以介紹飛機飛行的原理等等。此外,學校還可以開展一個“家庭航空知識競賽”,讓學生們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參賽,回答一些關于航空的知識,回答得最多、正確率最高的家庭可以得到一定的獎勵。這樣不僅加強了學校跟家長、家長跟家長、學生跟家長之間的交流,而且還能增加學生對航空知識學習的趣味,一舉多得。[2]
綜上所述,航空科技是一個國家科技發展的見證,是國家的重點研發項目。要想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專業航空技術人員,學校就得從小注重航空教育的實施。在實施航空校本課程時,學校一定要針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點進行教育,切不可急于求成,要注重校本課程的特點,進行正規化、合理化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