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俊
(南通市錫通園區小學 江蘇南通 226000)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教育理念也在產生著深遠的變化。當前小學生不僅要掌握扎實的文化課知識,同時也被要求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各種體育項目開始逐漸走進小學課堂之中。跳繩運動開展方式簡單,對于器材和場地的要求都較少,因此得以在我國的小學教學體系之中普遍開展。但是,很多地區在開展小學跳繩教學的過程之中,還存在著有效性不足的情況。
本文從小學跳繩教學的價值和現狀分析入手,針對當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
為了能夠對小學跳繩教學的有效性提升提出客觀合理的對策,下文首先對小學跳繩教學的價值和開展現狀尤其是現狀中的不足展開分析。
跳繩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民俗娛樂活動,南宋以來,每逢佳節都跳繩,稱為“跳繩”。跳繩是一種最佳的減肥瘦身操,有測試顯示,跳10分鐘,每分鐘跳140次的運動效果就相當于慢跑半小時。作為一種全民性運動,跳繩目前也得以在小學階段開展。總體上來看,小學跳繩教學的開展價值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跳繩能夠推動小學生體育訓練的普及化。跳繩之外的很多體育項目要么存在著對場地以及器械要求高的情況,要么存在著一定的入門門檻。而跳繩運動則不然,它對于器械以及場地的要求非常簡單,甚至隨時隨地都能夠開展。因此,積極推行跳繩運動能夠讓我國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更為普及化。
其次,跳繩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跳繩是一種有氧運動,能夠消耗身體內多余的脂肪,使肌肉變得富有彈性。小學生正處于高速發育階段,借助于跳繩運動能夠防止小學生出現肥胖現象,鍛煉優雅的體型身段,也能夠從根本上增強小學的體質。[1]
正是因為跳繩運動在小學階段具備多方面的推廣價值,因此,目前越來越多地區的小學開始將跳繩運動引入到教學之中。但是,從當前的客觀情況來看,目前很多地區的小學在開展跳繩運動的過程之中,還存在著諸多的不足,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一些小學的跳繩教學活動開展存在著形式主義的傾向。當前很多地區的小學,尤其是廣大農村地區的小學,因為教學理念較為保守,所以還是單純地看重提升小學生的文化課知識水平,這就造成了小學跳繩運動的開展淪為形式,不具備長期性的特征。在這種情況下,小學生的體能提升無疑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其次,一些地區的小學在開展跳繩教學的過程中,不善于創新教學內容。跳繩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跳繩形式能夠實現不同的健身效果。但是,當前很多地區的小學卻不善于翻新跳繩的花樣,這不僅無助于實現多元化的健身目標,同時也會讓學生對于跳繩喪失興趣。
最后,一些地區的小學在開展跳繩教學的過程中,不善于鼓勵和培養學生的積極性。一些學校在培養學生的跳繩能力時,只是讓學生一味地跳。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往往也會喪失跳繩的積極主動性,這對于他們跳繩熱情的提升無疑也是一種打擊。[2]
通過上文的分析不難看出,在小學階段積極推動跳繩教學具備多方面的價值,而很多小學在跳繩教學的過程之中,因為存在諸多方面的客觀不足,從而影響了跳繩教學的有效性。筆者認為,小學跳繩教學課堂有效性的提升對策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要想提升小學跳繩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廣大小學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轉變自己的教學思想,尤其是應該摒棄單純看重文化課教學的觀念。在這一基礎上,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跳繩教學的價值。
其次,廣大小學還應該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跳繩的課程安排,讓跳繩教學實現制度化和長期化。比如,學校可以每周拿出一節體育課讓小學生充分接受跳繩訓練。
最后,廣大教育工作者也應該鼓勵小學生隨時隨地展開跳繩,比如在課間跳,在課后跳。這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跳繩能力,也能夠讓學生實現勞逸結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原則在跳繩教學中也是成立的。各地小學的教學工作者在開展跳繩教學的過程之中,除了要加強開展頻率之外,還需要不斷強化跳繩的花樣創新。廣大教育工作者可以從網上搜集相關視頻,總結、創新出更多的花式跳繩方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實現對跳繩教學的有效性的提升。[3]
要想讓小學跳繩教學課堂有效性得到充分提升,還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摸索,推出形式多樣的跳繩比賽,并且對于優勝者進行獎勵。比如,可以展開個人跳繩比賽,也可以展開集體跳繩比賽。這些比賽可以是班級范圍的,也可以是校內或者校際范圍的,借助于這些比賽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這對于小學跳繩教學課堂有效性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小學生的體能培訓得到了廣泛的重視。正因如此,小學跳繩教學開始在各地的小學中進行普及。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跳繩教學的價值,探究了當前廣大地區小學跳繩教學的不足,然后提出了相應的優化對策。筆者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夠給廣大教育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