奐文炳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唐尕昂鄉中心小學 甘肅甘南 747000)
古人曾經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我國古人就把讀書看得很重要,讀的書多了,才會下筆如有神。這說明了讀與寫的關系: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升華,閱讀和寫作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語文教師在語文的教學中,要努力去探索和創新,把語文的讀寫更好地進行結合,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為學生的未來奠定良好的基礎。下面,筆者將針對讀寫結合,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展開討論,以供參考。
學生語文成績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自身閱讀數量的多少以及寫作水平的高低。如果想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應該利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養成讀寫結合的好習慣。當學生養成了自主進行讀寫結合學習的習慣以后,學生的語文水平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提升上來。學生在習作訓練中,必須要養成讀寫結合的習慣,進行長期的積累、反復的歷練,從而把握寫作的規律,打造習作方舟。因此,語文教師要利用合理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讀寫結合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例如,語文教師要求學生每個月從圖書館中借一本自己認為有意義的書籍,然后在每周的作文課上,讓學生認真地閱讀,要求學生控制閱讀的速度,并在一個月內把這本書閱讀完。如果作文課上看不完,學生就在空余時間來閱讀。在下個月的作文課上,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所看的書籍,寫一篇八百字的觀后感,然后教師根據學生所寫的觀后感進行點評。這樣做,學生每個月都會閱讀一本書籍,閱讀之后還會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記錄下來。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了閱讀和寫作相結合的好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1]
語文從學習對象和內容的角度看,小學語文學科具有廣域性、開放性和易學性的特征。語文教師可以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利用一些積極向上、有意義的小故事來展開語文教學。教師利用故事展開語文教學,不僅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相結合的方式,體會語文的樂趣,從而讓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念和學習觀念。
例如,在一周的語文課堂中,教師選取其中的兩節課。在這兩節課上課前,語文教師利用十分鐘的時間,然后給學生讀一篇有正能量的文章,讓學生認真地聽。講完之后,語文教師提問幾個小問題,然后給學生五分鐘的時間思考一下,再給學生十分鐘的時間寫在紙上交給老師。最后,教師給每個學生判斷分析對錯,并進行講解。這樣,教師在課堂前給學生讀一篇文章,然后讓學生回答問題,相當于讓學生做了一篇閱讀理解,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增強學生的讀寫結合興趣。
在作文課上,語文教師要科學地安排讀寫結合訓練,讓學生的訓練做到有效率,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在讀寫訓練中,語文教師要注意讓學生先進行閱讀后進行寫作,讓學生通過閱讀之后,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以后,再進行寫作。最開始的時候,教師讓學生去仿照好的文章進行模仿寫作,等學生有自己的思路了再讓學生放手寫,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重點指導學生審題、立意、修改,還要培養學生互相修改的習慣。
例如,在作文課上,教師給的寫作主題是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教師通過多媒體放一些與傳統文化有關的圖片,給學生講述有關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比如過年的時候貼春聯、吃餃子、放鞭炮,拜年,過端午的時候在門口插楊柳,過中秋節的時候一起吃月餅、賞月亮等等。讓學生分辨清楚什么是傳統文化之后,再讓學生進行寫作。學生不僅提高了寫作能力,而且還增長了知識。[2]
總而言之,語文就是其他學科,乃至于其他語種的基石。因為語文不但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交流、獲得認知的基本工具,而且是進行一切學術研究的基礎。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認真留心學生的讀與寫結合,用更好的教學策略把讀寫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就在潛移默化中學到閱讀的方法和寫作能力。語文教師利用閱讀與寫作結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從而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奧妙,從而讓學生成長為優秀的綜合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