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慧
(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第六小學 內蒙古赤峰 024000)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一直占據著重要的作用。新課標中對于作文教學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作文教學不僅僅要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同時能夠讓學生做到一定的創新。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作文教學時,如果能夠更好地開展分類指導教學模式,對于學生創新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在小學的習作課堂中如何開展分類指導教學呢?都具有哪些創新的策略呢?下面,本文將展開詳細的闡述。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應該是主體。但是目前,還是會有一些教師在課堂中占據學生大半的時間。學生自己能夠利用的時間不足,使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中得不到發揮,使得學生的自我價值在課堂中得不到真正的體現。學生對于習作學習的積極性逐漸地下降,這對于作為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顯然是不利的。[1]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過多的精力放在了指導學生作文技巧上面,但是忽視了興趣教育。很多的教師都是在講解寫作的結構和語法這些內容,但是對于小學生的心理并沒有充分地了解和把握。長時間的理論學習,導致學生對于作文的興趣喪失,學生的創造力在寫作中得不到較好的發揮。
目前,在小學語文作文分類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考慮題材的思想性,但是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脫離。這樣,學生不能把生活中的感悟和發現很好地通過文字表現出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養。這樣的教學并不符合學生的心理。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引導者和指導者,課堂的主體應該是學生。教師能夠給學生一定的意見和建議,能夠對學生的錯誤觀點和行為及時地糾正。但是課堂中,主要的思考者還是學生自己。因此,學生需要發揮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在課堂中不斷地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也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思考習作的思路和寫作的方向,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習作三《我來編童話》時,教師應該給到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自由地發揮和想象,教師只需要做好想象類的文章的技巧指導即可。對于學生編寫的童話故事和想象的內容,教師需要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才能夠調動起學生進行創作的積極性,學生才會更加敢于并且愿意進行想象。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思路被打開了,也通過想象獲得了創新能力的提升。[2]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需要使用合理的方式去培養學生的興趣,能夠把時代的元素融入到課堂中,把學生的生活和他們感興趣的事物進行結合。教師要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去設計課堂教學,帶領學生一起去探索寫作的奧秘。對于小學生來說,游戲是他們最喜歡的一種活動形式。為了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分類指導教學變得更加有趣,教師可以將游戲和作文教學進行結合。例如, 在學習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習作五《我愛的小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表演自己家的小狗的動作,或者是見到的小狗的各種有趣的動作等等。通過學生的表演,學生能夠對小狗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調動了課堂的氣氛。教師借此趁熱打鐵,學生會更好地完成這篇狀物類的習作。
作文的選題在小學的作文分類指導教學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和生理都處于初步發展的階段。他們的一些思想意識還不夠深刻,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完全的形成。因此,學生在寫作中有些思想還達不到應有的高度。為此,在寫作中,很多的學生都會選擇七拼八湊,最后寫出來的內容沒有任何的意義。這種模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寫作水平,無法提高學生的創新力。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能夠以教材為出發點,為學生選擇一些和生活相關的話題讓學生進行練習。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習作一《我的心愛之物》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個寫作的主題,讓學生就自己的心愛之物展開描寫。這種和學生生活相關聯的內容,更容易培養學生的寫作水平。[3]
總之,在小學語文寫作分類指導教學中進行創新策略的探究,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的分類指導教學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我們必須要從問題入手,有效地提升分類指導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