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孝勇
(重慶市永川北山中學校 重慶永川 402160)
物理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把實驗課程開展好,不僅有利于讓物理課堂充滿樂趣,讓抽象化的知識更加形象化,還可以讓學生從實驗的過程中,獲得對物理教學不一樣的認知,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有利于學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進而提高物理教學的效率。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物理實驗教學,為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實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根據當下的物理實驗教學現狀,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展開了有效性的探究。
在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大多數教師認為只要將理論知識掌握好就可以了,不關注實驗教學的開展。因此,學生在枯燥、沒有樂趣的課堂中逐漸失去對物理學習的興趣。這也就導致了物理教學質量差,學生的綜合素養低。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積極地改變教學理念,清楚現階段學生對于物理教學的需求是什么,把實驗教學當成現代教學的首要任務,為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課堂教學體系。例如,教師在講解“二力平衡”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進行分層提問。首先,教師會告訴學習較差的學生,小車的平衡是指小車在勻速直線運動或者是靜止,然后引導學生進行二力平衡實驗操作,幫助差等生分析出二力平衡的條件;而對于優等生而言,教師就直接讓學生用小車等工具進行實驗操作,通過調節小車兩邊托盤的砝碼,歸納出二力平衡的條件。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結合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采用分層教學的策略,有利于學生對于物理實驗產生濃厚的興趣,也有利于提高物理實驗的教學質量。[1]
隨著社會的進步,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物理實驗教學手段出現在課堂上,為教師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而情境教學法就是其中一個廣受師生喜愛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是把知識點當做教學的根基,為學生提供一個相應的教學情境,有利于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以及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果。例如,教師在講解“比較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的實驗時,教師就為學生營造了生活情境。教師在進行準備實驗時,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網絡提供的資源,尋找定滑輪和動滑輪應用的場景,方便教學內容的展開。緊接著,教師用動畫的方式,將這些場景展示在學生面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然后,教師帶領大家一起進行實驗,逐步地分析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情境教學法的優勢,并將其融入到物理實驗過程中,保證每個學生的的物理綜合素養都得到提高。[2]
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教師對學生物理綜合能力的培養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該合理開展課外實驗活動,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樹立并完善實驗中的知識點,為之后的實驗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進行物理實驗,讓學生不受課堂時間的束縛,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發揮自身的物理能力,產生實驗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例如,學生可以在課下做“紙盒燒開水”“樓梯開關”“小風輪”“電鈴”等一些小實驗。這些實驗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可以滿足初中生的好奇心強、愛動手操作、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愿意觀察、愿意學的心理特征。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進行一些課外的實驗操作。并且,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對學生操作的小實驗給予點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能讓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產生互補。[3]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發展,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實驗教學對于物理教學的重要性,也應該注重對學生物理實驗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體會到從課本中學到的理論知識,可以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可以解決生活問題。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注重物理實驗的教學,努力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通過對物理實驗的學習和觀看實驗流程,逐漸地養成善于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為學生的今后物理實驗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