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玉
(福建省晉江市陳埭鎮龍林中心小學 福建晉江 362218)
核心素養是近些年來實行素質教育之后出現的一個詞匯,這個詞匯指向在各學科內包含的綜合素質,也是教師們在教學中必須要培養的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些核心素養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生活。筆者認為,我們想要知道在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上如何實行分層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就需要先了解為什么我們要實行小學語文分層教學。
在核心素養培養的過程當中,教師教學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當前我國要求教師們能夠嚴格按照生本理念來培養學生,這種嶄新的教學觀念的作用是幫助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之上,使得他們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我們的課堂教學當中。但是,在目前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做不到這一點,他們擔心生本理念會使得課堂規律降低,學生們因為年紀的原因會控制不住自己使用自由的時間做不該屬于課堂的事情。正因如此,教師們依然沿用了之前的師本理念,在教學的時候以自己為中心點,逐漸將知識發散出去。這種做法導致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不到提升,學生們更習慣跟隨教師的想法去完成問題的思考,根本不會主動想要去思考問題,使得他們的邏輯思考能力也得不到提升,教師的教學根本沒有達到預想中的效果。[1]
傳統的教學中,我們是所有學生一同進行教學的,這樣的做法其實是有它的弊端的。一同教學導致教師忽視了部分學生的需求,有的學生需要教師能夠更多時間的對他們進行指導,另外一部分學生則需要教師能夠用更短的時間教授他們更多的知識。這就使得學生的學習需求得不到滿足,某種程度上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得不到提高,也使得一些尖子生沒辦法沖擊更高的領域。而分層教學很大程度上能夠幫助教師改善這種情況,讓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都在這種狀況下得以提高。
分層教學能夠最大限度地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這種更加適合他們的課堂中學習能夠刺激他們的學習欲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在這樣的課程當中更加努力地學習。
當我們了解到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之后,我們就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小學語文分層教學的教學方式設計。在這里,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對于分層教學和核心素養的理解,總結出了以下幾種教學方式,希望能夠對廣大教師進行分層教學有所幫助和借鑒。
分層方式是我們首先要注意的一點,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分層方式,我們是沒有辦法進入下一層的教學環節的。對于分層教學而言,分層的方式是必須能夠考慮到班級同學的學習成績以及個性特點的。因此,我們在實行分層的時候,就可以按照目前教學中相對優異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分層。我們一般都是將學生分為三個類別:A類別的學生語文成績較好,往往在考試的時候能夠取得班級前幾名的名次,在課堂中教師會發現他們的積極性比較高,一般教師提問到他們,他們能夠立刻想出答案。B類別的學生則是班級中的中流砥柱,他們的人數是最多的,也就是班級中的中等部分,他們的學習成績在中間部分,能夠掌握教師教授的一部分簡單知識點,對于復雜和困難的知識點雖然需要時間去理解,但是也能夠吸收。這部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也能夠跟上教師的教學速度。而C類別的學生則是指對于語文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比較低的學生,在教學當中,他們往往不能夠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是教師需要重點照顧的學生。這部分學生的考試成績比較差,知識基礎還有待加強,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往往需要幫助他們進行復習。
信息技術的進步日新月異,教師們在實施分層教學的時候也需要用到它們。其實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校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和條件去完成實際的分班級分層。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在一個班級中講課。那么如何在一個班級中實現分層教學呢?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了。翻轉課堂的形式,能夠很好地應用到我們的分層課堂當中,現今社會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的普及能夠幫助教師完成這一點。例如,我們在學習《扁鵲治病》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錄制一個教學的微視頻,學生在課下進行課程內容的預習和學習。等到上課的時候,每個類別的學生都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總結出自己不明白或者不懂的地方。這個時候,教師在課堂當中只用充當一個引導者的角色,把課堂交給學生,自己在旁邊輔導學生們不懂的地方。這樣的做法能夠幫助教師提升自身的教學效率,在課下學生復習的時候,也可以直接利用微視頻進行復習。[2]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下小學語文實施分層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想要改善自身的分層教學方式,就必須能夠根據國家的要求不斷地找出自己教學的優缺點,才能將學生真正培養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