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華
(重慶市秀山縣教師進修學校 重慶秀山 409900)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經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庇纱丝梢?,精彩的導入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思維神經,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良好的新課導入是教師踐行“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真實體現。反之,如果導入過于簡單和生硬,就會影響課堂教學氛圍,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會影響教師預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從而影響課堂的教學效率。為此,下面,本文簡要談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
課堂導入中,音樂不僅僅是為了調節氣氛,或作為一些點綴,教師還要力求使音樂成為課堂教學中的有機部分。教師要研讀課標,根據學情選取適合本節教學內容的歌曲來導入新課。例如,在講授九年級《守望精神家園》之《延續文化血脈》一節時,談到中華文化,學生談得最多的就是“四大發明”“琴棋書畫”等等。但是老師劍走偏鋒,出其不意地選用央視“經典詠流傳”中的著名歌手許茹蕓演唱的《梅花》來導入新課,用“和詩以歌”的形式深度挖掘詩詞背后的內涵,講述文化知識、闡釋人文價值、解讀思想觀念,讓學生追本溯源,延續文化血脈,樹立文化自信。教師用歌曲導入,會使學生快樂地開啟學習之旅,接受新知識,使學生在樂中學,在學中樂。但是歌曲導入時,教師要注意:1.要適度留白,要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去感悟歌曲背后深層次的東西。2.歌曲導入時要有所選,有所不選。在講授九年級《守望精神家園》之延續文化血脈一節時,教師要以歌曲為載體,依托古詩詞,讓學生感受中華文化,引導學生賞讀古詩詞,品讀詩文優美、音韻和暢,進一步使學生陶冶情操、加強修養,進一步弘揚祖國的優秀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如,課堂教學中,教師選取王安石《梅花》的原因:“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边@首詩通過寫梅花贊揚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其實,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對導入歌曲的合理取舍?!敖浀湓伭鱾鳌敝胁シ诺母枨队菝廊恕ご夯ㄇ镌潞螘r了》旋律優美,但是在教學中作為歌曲來導入,就不適宜?!队菝廊恕ご夯ㄇ镌潞螘r了》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詞。全詞語言明凈、凝練、優美、清新,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詞中雖有激越的音調和曲折回旋,但又生命落空的悲哀,不利于學生心智的成長,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不宜引用。就本課而言,教學中,教師從“經典詠流傳”中選用著名歌手許茹蕓演唱的《梅花》來導入新課,效果出乎意料,既較好地開啟了教學的前奏,又很好地弘揚了傳統文化、高揚了民族精神、體現了核心價值。
問題是引發學生思考的催化劑,教師通過精心設計、出其不意的問題式導入,更能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興趣。例如,教學《守望精神家園》時,教師先展示二組圖片,第一組中國共產黨一大代表名單,第二組中國共產黨七大代表名單??赡軐W生會以為老師會設置這樣的問題:“從這兩幅圖你看到了什么?”但是,老師偏偏設置了這樣的問題: “從中共一大13名代表到中國七大755代表你得到了什么?”因此,老師在課堂上以問題導入的方式開展新課教學時,要拔高一個層次,從表象的設問向深層次設問發展,出其不意,引發學生深層次思考,從周佛海、陳公博和張國燾三人脫黨、叛黨引發學生思考“什么是信仰”“什么是追求”“什么是價值”等等問題,最終達成凝聚價值追求、堅持正確價值觀的情感目標。[1]
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精心設計適宜學生參與的情景劇來導入新課,讓學生扮演角色,本色出演,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例如,在學習《親情之愛》時,教師可以根據學情創設情景劇——《愛的碰撞》,可以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通過出演父母或者是子女的角色,來讓學生感知到親子矛盾的確存在,再進一步通過參與情景劇,用情景劇《愛的碰撞》來分析和父母產生碰撞的原因是什么,會有什么危害,并討論怎樣解決和父母的矛盾和沖突。最后,如果時間允許,教師可以讓學生現場撥通學生父母的電話,讓學生大膽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地達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目標,才能真正達成培養學生熱愛家庭,孝敬父母,以實際行動促進家庭和諧幸福的情感目標。[2]
再如,學習《感受生命的意義》時,教師可以播放《絕命后衛師》的片段作為課堂教學前奏,通過創設視覺情境,讓學生在感受中動情,曉禮,明志。尤其是在看到湘江戰役中,負責殿后的紅五軍團34師陳樹湘為掩護戰友轉移,強忍傷痛,舉槍頻頻向敵人射擊,最后彈盡被俘。為保革命氣節,不讓自己的人格受辱,陳樹湘在被敵人押往縣城經過駟馬橋時,趁敵不備,毅然從腹部傷口處掏出腸子,用力絞斷,壯烈犧牲,實現了自己“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將青春與生命永遠地定格于29歲。教師通過創設視覺情境,尤其是出現陳樹湘“斷腸明志”的畫面時,此時的教室一片寂靜。其實,教學預設時,我是準備讓學生談感受,感受生命的意義,進而進行生命的追問??吹酱饲榇司?,我想他們已經做了最完美的回答。
總之,一節課的成功與否,與教師是否設計并恰當地運用導入方法有著密切的關系。只要我們根據課標,認真研究學情,選取適合學生的導入方法,定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