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英
(西安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5)
隨著經濟社會和政府權力的加強,貪污現象也逐步暴露在人們的視野當中。為了我國經濟能夠有良好的發展,我們需要從根本上杜絕這種行為的發生。首先,各級領導要在約束自身權利的同時,監管其他各職能部門,要保證審計部門能夠履行應有的監督職能。其次,審計機關要親身參與到各項重大工程和市場經濟活動中去,發揮自身的監督職能,將整個流程都監控在內,盡可能地預防貪污腐敗問題的發生。再次,在線索方面,審計人員要能夠在審核過程中發現不尋常之處,從而進一步追查到貪污腐敗的線索。最后,審計機關內部要具備一定的反腐敗能力。審計工作要做到財務收支平衡審計、重大工程項目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這是對部門內的各類業務活動,內部有效控制以及風險防范和管理進行監督和評價的過程。[1]
在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中多次指出,要深化廉政治理建設,必須將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將滋生貪污腐敗的任何行為都扼殺在溫床中,杜絕腐敗、從嚴治理。全面從嚴治黨,需要對反腐敗斗爭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同時還需要在治理反腐敗斗爭行為中,有毫不動搖的毅力,在“常和長、嚴和實、深和細”等方面積極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良好推進需要審計機關各部門人員各司其職,也需要其相互促進。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能夠進一步保證廉政工作的進行。
對于審計機關來說,其內部有著完善的監察體系,各司其職的同時又相互協調。審計部門作為其中的一個部門,主要負責的是從財務的角度上來考慮問題,同時依據現有財政情況進行評價,在財務工作的日常以及相關人員的協調和負責項目中,考察其合法程度、合理程度、真實程度以及效益程度。紀檢檢查部門主要從各項舉報(包括信訪、網絡、電話等途徑)、反貪建設等方面實施自己的工作和職能。兩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各司其職,相互之間互不打擾。但是,總體來看,我們就會發現,二者的工作對象可以說是有著一定的重合之處。在真實環境的操控和發展中,二者由于缺乏相應的磨合,不能進行有效合作,一般都是負責好自己的職責,經常會出現對于同一對象進行反復調查。這從資源上來說,耗費了極大的人力和財力,更為嚴重時,還會給所需要調查的對象帶來許多困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審計機關的效率和評價。[2]
審計監督在經濟責任審計方面,發現一些領導干部相關行為的規范、權力的約束對廉政建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審計人員在調查過程中,對于一些大的貪污案件進行分析時就會發現,里面經常就有領導干部出現包庇以及以公徇私的行為。這也是由于相關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所導致的。在平時,審計和紀檢雙方的工作性質,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工作重疊的現象。要想有效避免大量資源的消耗以及效率的提高,這就需要雙方攜手建立一個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雙方利用該渠道,進行實時信息的傳遞和交流。想法雖好,但實際上,雙方并未建立這樣一個有效的平臺。這也就導致審計效率無法提高,雙方也不能分享自己已經掌握的有效信息。
我們對于腐敗要有明確的認識,造成腐敗的原因并不是權力本身,而是掌握權力的領導者,如果領導者能夠做到自律,那么就不會產生腐敗現象,甚至會出現以權力制約腐敗的好現象。審計的核心任務是發現并且依據法律處置相關的問題,通過審計的任務制約,可以使一些領導在實施自己權力的過程中得到制約,減少貪污腐敗現象的發生,從而更好地使我國法律制度得到強化和完善。審計機關主要發揮提前發現和預防、在審計過程中檢查和事后追責的作用。在2015年年末,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實行審計全覆蓋的實施意見》。此項政策文件從審計的對象、審計的內容、審計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審計的頻率等方面對審計工作進行了全方位、全覆蓋的部署,并且保障了審計的監督審查權。可以說,黨風廉政建設逐漸成為審計機關人員在審計過程中重點關注的對象之一。然而,現如今的審計機關,對黨風廉政建設的認識還處于缺位狀態,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因而導致腐敗的滋生。[3]
審計機關在真正的發展中,由于監管力度不足,會出現很多無法避免的問題,并且難以真正深入了解問題所在、并抽絲剝繭性地解決問題。這導致審計機關內部領導的經濟責任審計浮于表面,也會直接減弱其在民眾心中的威信以及在廉政中的威懾力,導致自身權力大打折扣。同時,就目前來看,各方部門都在制約和關注著審計部門。這也就變相地導致審計部門的權力被削弱,使得審計部門的一些計劃和相關決策得不到實施,能夠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小,相關流程更是得不到完善。審計機關在進行內部審計時,應該遵循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個流程環節審計相結合的原則。而在實際情況中,很多大型的工程和項目并不能事先在審計中報備到位,從而出現監察死角。并且這類內部管理行為,國家暫未出臺與之相對應的處罰權限。這就直接削弱了審計的監察力度。
審計工作的根本任務是促進資金使用流程化、黨風廉政化以及相關制度規范化。在審計工作結束后,后續的相關問題是否得到解決,審計部門還需要注重四個結合:一是把審計工作和開展領導干部廉潔與自律相結合,促進領導干部廉潔從政。二是把審計工作與平日里收到反饋的突出問題相結合,維護好老百姓的利益。三是把審計工作和重大違法、違紀案件相結合,嚴厲處置腐敗的領導干部,從源頭抓起,切實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四是要將審計與紀檢進行有效的結合與合作,雙方齊心協力,不斷提高工作質量。雙方要保證科技成果的及時轉化,轉化成為實踐過程中的有效因素,從而配合多方進行協調和監察工作,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認真履行各部門應盡的責任,在當代大環境背景下促進我國廉政建設的發展。[4]
許多審計機關的聯席會議都流于形式,而不能真正發揮出會議應有的作用。想要發揮出該會議應有的作用,首先,相關部門就要將現有法律制度進行完善,同時對于制度中的相關條例進行細化。審計機關則要從實際環境和工作出發,制定符合實際發展需求的審計機關聯席會議,可以參考國內外的聯席會議,運用較為成熟和廣泛的做法固化為制度,以此細化聯席會議各方面的細則(包括組織架構、委員會成員、會務流程以及會務保障等等),增強會議實施的流暢性。其次,相關部門要明確審計機關的職責,將會議內部各成員的責任都明確起來,要求成員必須予以執行。最后,相關部門要將整個會議的水平層面進行提高,將每一位會議成員的職責以及所做都轉化成為審計成果。比如,紀檢檢查部門可以利用此次會議的成果,應用于平日的教育和警示培訓課程,對審計機關的各領導干部實施再教育,以此實現審計成果轉化,化解在審計過程中出現的難以解決的問題和矛盾。
審計機關在實際的審計工作中,有時在審計時選擇的方法錯誤、審計評價方式不當或者與紀檢檢查部門審計相同的內容時,就會產生資源浪費。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所得到的信息不一致。對此,審計機關需要在審計內部建立一個有效的平臺,從而進行有效溝通。首先,審計機關和紀檢高層要進行合作,制定目標一致的計劃,根據已有的線索和事態發展將目前難以解決的問題納入職責范圍內,并予以解決。同時,紀檢部門也可以將一段時間內所反饋的舉報信息,在保證工作內容機密性的基礎上,及時把舉報信息傳遞給審計部門,使審計部門的工作人員對被審計對象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使其更為客觀、全面地對審計對象進行一系列的評價和監督,以此降低審計的風險。其次,審計機關在內審過程中,要進行日常性的經濟責任審計、重大項目審計等等,若發現比較難解決的問題,就要通過已建立的相關渠道將問題上報給紀檢部門,以便于紀檢內部能夠根據有效的信息展開有針對性的調查。審計部門與紀檢檢查部門形成有效的信息共享機制,也為其實行監督權提供了堅實可靠的保障。[5]
審計機關人員作為國家法律法規制度執行的監察員、財政資金命脈把控的決策員,必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覺悟和專業能力。第一,審計機關要加強審計人員黨風廉政建設知識的學習,切實提高審計機關人員的思想覺悟。審計人員在審計時必定會遇到很多阻力。這時就需要審計部門將貪污問題進行公示和透明,讓廣大民眾都了解到,同時也能激發審計人員的責任感。第二,審計機關要鍛煉審計人員洞察問題端倪和透過問題看本質的能力,提高審計人員反腐廉政建設意識。當面臨疑點重重的審計問題和隱蔽的徇私舞弊問題時,審計機關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和洞察問題的敏感度,對疑問頗多的審計環節抽絲剝繭,跳出僵化和固有的慣性思維模式,多從犯事者的角度出發,結合審計機關的黨風廉政建設,審計此項業務。
在當代環境下,審計機關必須要有效發揮出審計的職能,開展廉政建設工作,從而為廉政建設的發展提供相關動力。因此,各級審計機關的領導應當以身作則,堅定不移地擁護黨的廉政建設政策,嚴格遵循相應的審計規章制度,確保審計隊伍的純潔性和嚴苛性;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嚴格管理各項審計工作,以求在新時代背景下大力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的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