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芳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教師進修學校 四川成都 611330)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學前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學前教育得以飛速發展,幼兒園教師培訓也列入國家教育發展策略。《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等文件中明確指出,要加強幼兒教育師資培訓,將幼兒教師納入中小學教師培養培訓體系。
教育家陶行知說:“教人要從小教起。幼兒比如幼苗,培養得宜,方能發芽滋長,否則幼年受了損傷,即不夭折,也難成材。”在國家大力發展學前教育的今天,提升幼兒教師專業素養的有效途徑,就是開展務實高效的幼兒園教師培訓。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幼兒園教師的保教能力和全面素質。只有建立培訓質量保障體系,才能為幼兒在身體、認知、語言等方面的持續發展打好基礎;另一方面,為幼兒教師的未來發展指明方向。幼兒園教師培訓不僅是專業知識的培訓,還包括專業能力、專業理念與師德的培訓,明確新形勢下學前教育的發展方向。[1]
雖然,近年幼兒園教師培訓逐漸常態化。但是,我們在具體的培訓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針對幼兒園教師培訓的項目必須定位準確,以及要貼合幼兒教育的實際,具備可操作性。目前,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的設計還存在嚴重問題,沒能和幼兒園教學實際相貼合,安排不合理,可操作性不強。陳鶴琴先生提到:課程應為培養目標服務。這種“活教育”思想強調,在課程設置上一定要講究實用性。但在具體的培訓項目上,培訓教師往往脫離了幼兒園的教學實際,課程設計注重形式上的完美,與實際的幼兒園教學相去甚遠,無法有效實現培訓的目的。
培訓質量的高低取決于培訓團隊的水平。如果培訓團隊師資的整體力量不強,則不能提高被培訓者的保教質量和水平。在眾多培訓過程中,培訓者過多注重名師效應,培訓機構沒有深入了解培訓教師的實際情況,造成培訓教師理論性強,但實踐能力弱的情況。培訓教師所講的內容和教學方法難以在實際的幼兒園教學中有效開展和實現。這樣的培訓結果往往是形式主義,根本沒有實效性。[2]
目前,幼兒園教師培訓模式多數還是采取單一的面對面講授法。這種培訓價值取向以單向傳播知識為主,培訓主體缺乏實踐磨煉,不能提供診斷、被雕琢的機會。這種單向信息傳遞,以理論知識為主,反饋效果差,教師和學員的互動少。這種培訓模式已經脫離了幼兒園的教育實踐,對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全面素質作用不大。
隨著幼兒教育的不斷改革,幼兒園教師培訓必然要講究務實高效。務實就是講究實際,培訓工作如果脫離了實際,就成了紙上談兵,毫無用處。高效是指效率高,指在相同或更短的時間里,完成比其他人更多的任務,而且質量與其他人一樣,甚至更好。怎樣才能使培訓務實高效,筆者將從培訓內容、培訓課程設計、培訓隊伍建設和培訓模式等方面展開討論:
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設計必須依照《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以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要求,把師德為先、幼兒為本、能力為重和終身學習的理念與知識,融入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中,形成科學完善的培訓課程,才能使幼兒園教師培訓務實高效。同時,培訓課程設計要與目標結合起來。比如,我們要在課程設計中制定培訓的效果目標,就要把培訓過程、培訓效果及培訓后的應用效果調研連在一起。這樣,設計出來的培訓課程接地氣,內容針對性強,才是我們需要的培訓,才能夠真正提高幼兒園教師培訓的質量。[3]
隨著學前教育的發展和規模的擴大,建設一支務實高效的幼兒園教師培訓隊伍是當前培訓工作的重點。道理很簡單,培訓者的能力和素質不高,不能培訓出高質量的幼兒園教師。建設一支務實高效的核心培訓團隊,是幼兒園教師培訓質量的根本保證。我們在建設培訓團隊時,要注意以下幾個重點:一是注重考查培訓教師的實際能力,考查培訓教師是否具備豐富的一線幼兒園教學經驗。只有具備豐富的幼兒教學經驗,所培訓的內容才能貼合幼兒園的教學實際,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被培訓幼兒園教師的執教能力和水平;二是要豐富培訓團隊成員的來源。培訓團隊成員應該多從一線幼兒教師中選擇,優秀的幼兒園一線教師所擁有的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對被培訓教師十分重要。只有具備一支務實高效的核心培訓團隊,才能真正實現幼兒園教師培訓的意義
幼兒園教師培訓模式應該突破傳統培訓模式,在傳統培訓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尤其是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互聯網為幼兒園教師培訓提供了平臺,我校通過開展“網絡培訓”,既能實現培訓的目的,又能為幼兒教師培訓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同時,利用互聯網平臺推行網絡培訓,實行培訓學分管理,建立“培訓學分銀行”,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校要外部借智,即我們需要借助外力,利用外部的優質資源,實施教師異地培訓、借師培訓。
總之,幼兒園教師培訓對提升幼兒教師的教育水平和素質作用巨大。但是,我們在實際的培訓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尤其是怎樣使幼兒園教師培訓,既務實,又高效,怎樣才能使幼兒園教師培訓發揮最大作用,還需要我們在長期的幼兒園培訓工作中,不斷進行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