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佳 閆 素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 河南開封 475000)
攝影與攝像專業的實踐性較強,也側重于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現代信息技術在本專業中的應用,站在培養學生技術應用能力及藝術創造力培養的角度,運用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通過呈現碎片化的知識內容,豐富攝影與攝像專業的教學內容和形式,提升攝影與攝像專業教學的有效性。新時代下高職攝影與攝像教師應強化自身的信息化教學觀念,通過優化微課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環節,突出微課在攝影與攝像教學中的價值。
首先,優選微課主題。高職攝影與攝像專業教學內容涵蓋內容比較豐富,教師在設計微課的過程中,應優選微課主題,按照攝影與攝像專業的教學計劃和目標,將對應章節的內容提煉出來。在篩選微課主題的過程中,主要著眼于教學的重難點內容,結合攝影與攝像專業的特點為學生設置相關的學習任務。微課主要以闡述教學重難點知識為主,并對相關內容進行延伸。[1]
其次,優化教學設計。教師在確定完微課的主題后,整個教學過程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此時,教師要在教學設計的環節精心謀篇布局,完成教學目標。微課教學設計與布局是建立在學生學情的基礎上,需要教師關注學生的個性特征和綜合水平。微課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對教學目標的達成至關重要。因此,教師應在此環節針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設計。
再次,制作精品微課。關于微課視頻內容的編輯,教師應從關鍵知識點進行建構,視頻的內容應對學生起到引導、啟發和激勵的作用。對于高職攝影與攝像教學而言,其微課教學視頻的制作應更具優勢,教師可以針對經典的攝影作品進行分析,突出攝影作品的審美特征。以此,作為提升學生注意力的興趣點。教師通過展現生動、新穎的視頻資料,制造強烈的視聽沖擊,激發學生的探索欲與創造力。
最后,組織自學活動。微課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自主思考實踐,是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有效途徑。學生可以根據學習資源進行自主搜索和查閱,更好地符合自己的學習進度,以便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微課教學視頻能為學生帶來感官的學習體驗,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加了他們學習的源動力,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有效掌握。這種感情的激發對學生藝術感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推動力。利用微課營造自主學習氛圍,使學生對教師的選題產生自己的認知,并總結自己的疑問,以便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互動。
課堂環節是展現微課教學效果的關鍵,也是微課在攝影與攝像課程中運用的核心環節,微課要達到高質量的效果,應突出“互動性”這一特征。
首先,設置任務。對于微課中涵蓋的教學重難點知識,教師在面對面講解的環節,通過微課這種線上視頻教學模式,形成互補作用,能夠讓學生對知識形成全面認知。對于這部分的內容,教師應在時間節奏上把握好,為課堂互動留有一定的時間。然后,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的形式,對理論知識進行實踐,從而讓學生內化所學知識。[1]
其次,師生互動。教師在落實了任務布置環節后,應發揮師生互動的作用,通過問答的形式為學生制造溝通點,使學生能把握學習的重難點內容,以吸引他們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師生互動環節主要是為了解決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環節中遇到的問題,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難點進行針對性講解,使學生獲得學習效果的最大化。
最后,實踐環節。對于攝影與攝像教學而言,學生實踐水平的提升是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教師應將理論知識實踐化,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環節掌握攝影與攝像知識的實際運用方法。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及時引導,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實踐學習環節遇到的問題。此環節,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實際運用進行探討,在思維碰撞的過程中強化創新意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觀念,以及獨立的思考能力等優秀品質。[3]
微課在課后部分的應用旨在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延伸。學生通過在網絡平臺上與教師進行在線互動,及時解決他們課堂上的遺留問題。這種一對一的交流形式,能使學生對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產生深刻認識。對課后部分,教師可以針對攝影與攝像的教學內容進行在線講解,便于學生復習和鞏固,完善他們攝影與攝像的知識體系。此外,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和微信公眾號,發布與課堂內容相關的知識。一方面,便于學生交流和鞏固;另一方面,也是對課本知識的拓展,起到拓寬學生視野、豐富他們認知的作用。
總之,微課在高職攝影與攝像教學中的運用,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學情設計實訓教學資源,進而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有重要作用。此外,微課教學資源能為學生提供真實化的學習情境,營造濃厚的探究氛圍,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與攝影與攝像學習,在提升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創造力,從而更好地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力推動高職攝影與攝像專業的教學改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