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妍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合肥 230011)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現代職業人,是反映高職教育的目標定位,具有豐富的價值和內涵。因此,在高職院校的教育中,我們要充分挖掘高職課程思想政治,在培養現代職業人的功能上,更好地促進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的變革,促使高職院校肩負起培養現代職業人的重擔,逐漸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從而讓學生能具備一定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現代職業人屬于一個社會群體的總稱。這不僅是社會關系發展背景下的客觀現象,也是具有完整價值體系的理念,充分反映了現代職業的需求,以及現代教育對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目前,我國的現代職業教育,就是培養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職業人。因此,從這方面入手,去詮釋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就是根據職業和教育的雙重規律,去明確現代職業人的內涵,也是現代職業人所要具備的素養和能力。
高職課程思想政治,主要指高職院校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課程教學中,包括知識的傳授和活動技能的開展,是屬于課程教學的一種全新模式。而課程思想政治的價值,在于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補充和拓展,更加注重道德、倫理等固有價值的教育,促使學生能夠受到思想的啟迪和熏陶[1]。因此,對高職院校的現代職業人培養,就需要充分挖掘其課程思想政治的思想價值和工具價值,能更好地契合現代職業人培養的目標。
而高職課程思想政治的另一價值,是工具價值。這不僅是純粹的思想政治教育,還具有專業技術技能培養的指向性,能夠與專業的教育緊密結合。其中,針對技術技能的具體應用,是對學生思維方式、職業意識和行為規范等的改變,具備了一定的教學手段,思想價值和工具價值的有效融合,對學生同時進行了“軟硬兼施”,既滿足了對人才全面發展的價值追求,又符合現代職業人培養的理念和育人價值的內涵。
高職院校的課程改革,經歷了較為曲折的演變過程,是從知識到技能的轉變,更好地實現了職業崗位的對接,賦予了高職課程全新的活力,能確保人才培養的技能教育得到有效強化。但目前高職課程中,缺失了一定的人文教育,從而限制了完整的課程教育功能。因此,無論是思想政治課,還是專業課,都蘊含了人文教育的元素,揭示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職業的思想內涵[2]。高職院校的現代職業人培養,需要充分明確德技并修的目標,在專業課程中融合思想政治和人文要素,搭建技術技能與人文思想的橋梁,為高職現代職業人培養提供良好的保障,從而促使學生達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
高職思想政治課程價值生成中,包含了顯性教育與隱形教育功能。而這兩種功能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其中,顯性教育是對教學內容的表達,隱形教育是對教學內容的遷移,這兩者充分貼合了對現代職業人培養規律的內在要求。因此,我們要全面分析和探尋其培養規律,確保顯性和隱形教育的有效結合,增強高職教育教學的實效性。由于思想政治課程是顯性教育,但課程思想政治卻是隱形教育。因此,高職課程思想政治需要挖掘專業課程的隱形教育資源,以清晰指向技術性和職業性的專業教學實踐,為學生滲透職業素養的養成教育,從而通過隱形教育,為學生傳遞出更有深度的思想和知識,讓學生能夠在被職業浸潤的環境中,形成良好的素養和思想,逐漸成為高素質的現代職業人。
高職課程思想政治主要是培養現代職業人。因此,課程思想政治需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轉變。首先,我們要樹立育人的教育理念,以整體的視野,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素養教育,凸顯出立德樹人的培養思想,并對影響現代職業人培養的各個要素,進行協同整合。比如,可以建立校企協同合作,師生協同的育人機制[3];其次,我們要注重課程思想政治的價值生成,要將課程思想政治作為課程改革的延伸;最后,我們要把課程思想政治,定位為職業教育課程。
因此,我們要精心設計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明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內涵,以及專業特性的職業素養為目的,對不同的專業進行合理的現代職業人培養規劃,發揮出在不同課程中的價值和作用。例如,教師可以從時事政治經濟入手,引導學生關注國家的經濟發展,戰略方針等。以加強對學生社會倫理道德、社會責任感和創新意識的教育。同時,利用中華傳統的優秀文化,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人文精神,促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從而逐漸構建出具有層次和標準的課程思想政治體系,對現代職業人展開更高質量的培養。
綜上所述,高職課程思想政治對現代職業人培養的價值生成,能夠培養出具備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高素質人才。我們通過對高職課程思想政治充分的挖掘,精心設計培養方案和目標,在專業課程中融合思想政治和人文要素,為學生滲透職業素養的養成教育,傳遞出更有深度的思想和知識,從而讓學生能在被職業浸潤的環境中,形成良好的素養和思想,逐漸成為高素質的現代職業人。以此,逐漸構建出具有層次和標準的課程思想政治體系,實現了高職人才培養的最佳效果,促使現代職業人更加符合社會時代的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