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江虹
(平涼職業技術學院 甘肅平涼 744000)
服務禮儀在工作中的運用,對旅游行業從業者的自身形象,以及相關服務質量發揮了直接影響。因此,為了推動旅游產業更好地發展,提升旅游從業者的綜合素質,高職院校要加強對旅游服務禮儀課程實踐教學的改革,從而為社會及旅游業培養出更多專業化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高職旅游服務禮儀課程具備顯著的實踐性特征,要求教師在開展課程實踐教學時,必須要遵循一體化的原則,將課程內容與職業教育密切融合,促進學生的專業知識及綜合實踐能力能全面發展。首先,高職旅游服務禮儀課程實踐教學的目標,是推進理論教學與實踐能力培養的雙向結合;其次,教師要切實提升學生的基礎素養能力,進而引導學生能更好地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時,必須增加實踐課程的比重,豐富與完善實踐課程內容;最后,高職院校要從多方面出發,保障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以提升。旅游服務禮儀課程實踐教學的另一個目標,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形成正確的職業態度,提升自身的職業能力等。教師在開展日常授課時,要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從而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1]
第一,教師可以開展參與式教學。參與式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增強教學實效性。另外,參與式教學還可以提升師生間的互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散思維,產生獨特的見解與看法。高職旅游專業教師在開展服務禮儀課程實踐教學時,可以選擇為學生創設接待游客、服務禮儀的情境。例如,接機、安排酒店入住等。在該場景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實現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以此,更好地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加深專業課程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同時,為了切實提升學生的應變能力,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中,還可以專項設置在日常服務工作中,可能會出現的突然狀況,將學生劃分為小組,對案例展開討論。以此,全面提升學生的旅游服務禮儀綜合實踐能力。[2]
第二,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開展教學。高職旅游專業教師可以選擇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的課程內容進行劃分,并且以場景任務的形式,引導學生廣泛參與。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教師可以開展微課視頻授課的形式,進而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實踐課程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可以利用移動終端設備在網絡平臺上自主下載學習資料,自主進行學習,經歷課前預習、課中指導及課后鞏固等全部教學過程。另外,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師生間的溝通渠道變得更加寬闊,真正取得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
第三,教師可以在服務禮儀課程中加強民俗內容的滲透。因此,旅游從業者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接觸到來自不同地區的游客,他們有不同的民族、信仰及飲食習慣等。高職旅游專業教師在開展服務禮儀課程教學時,可以把民俗的內容引入到課程中,使學生的服務禮儀知識技能能夠得到更好地拓展。同時,也能獲取豐富的文化內涵。
第四,切實改進與優化傳統的考核評價機制。教師在開展高職旅游專業服務禮儀課程教學時,要將教學目標設置為切實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并且借助開展多元化考核評價機制的形式,有效避免學生過度重視理論知識學習,而忽視實踐能力提升的錯誤學習觀念。教師可以選擇將考核評價方式,以小品表演的形式實施,引導學生自行設計場景內容,并進行編排表演。以此,更好地呈現旅游服務禮儀課程教學的效果。
第五,教師可以在校內和校外開展學生旅游服務禮儀競賽活動,以競賽帶教學,也可以選擇將比賽主題設計為展示才藝,或者是專業知識回答等形式。在主題展示環節,教師可以將與禮儀標準相關的用語、動作等加以規范化,進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比賽,并且全面掌握旅游服務禮儀的知識。
綜上所述,高職旅游專業教師要想切實提升實踐教學質量,為學生將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必須做好教學改革工作,注重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將課程教學革新與實踐教學多元化目標相結合,加強對現代化信息技術教育手段的利用,并創新教學模式,與旅游服務行業的具體特點相結合,在知識、能力、素養等方面,全面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