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奇
(湖南陶瓷技師學院 湖南醴陵 412200)
在以往高級技工院校陶瓷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實踐水平以及職業能力的提升。這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嚴重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提出,為學生實踐學習提供了機會。學生將課本學習到的陶瓷專業教學理論知識融入具體實踐中,并在“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下,到實際崗位開展實習,明確了知識的具體應用。“工學結合”也為學生職業水平的提升創設了良好的條件。
陶瓷專業教師應落實“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專業課程為內容創設教學情境。針對陶瓷專業特點,教師要以“工學結合”模式為指導,開展情境教學。情境的思路具體來說應包括以下幾點:首先,教學情境一定不能偏離陶瓷專業教學的內容;其次,教學情境應以學生的職業發展為著眼點,具體情境要以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的提升為目標;最后,教師要為學生設置與其將來職業崗位相關的模擬情境,達到專業能力、職業能力以及社會能力共同提升的效果。[1]
“工學結合”模式下陶瓷專業教學開展教學活動,需要學校提供特定的實訓教學場地。學校要根據陶瓷專業教學特點和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以具體的工作內容和任務為基準,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實訓教學環境。在實訓環境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企業模擬人員的合作溝通下,完成相關的工作流程,感受完成工作任務帶來的喜悅感與成就感。在校內實訓中,學校可以聘請企業專業人才參與到實訓教學中,讓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陶瓷高級工程師進入課堂,帶領學生一起完成具體的工作任務。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可以為學生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指導,開辟第二課堂,為學生介紹陶瓷行業的良好發展前景,加深學生對陶瓷領域的認識。二是可以讓學生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使其樹立陶瓷學習的自信心。
“工學結合”模式最為有效的方式,便是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實際工作崗位中,融入真實的工作環境內。因此,高級技工院校要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保障學生能在真實場景中訓練技能,為其提供適合的實習崗位和機會。這是培養學生專業應用能力最為關鍵的一步。學校還應全面了解企業單位的用人標準,并調查其實習崗位的情況,讓學生走進企業內部,感受真實的工作環境和企業文化,了解企業制定的相關規章制度,真正將自己融入實際工作中。學生在真實環境中磨煉自身的技能,了解陶瓷行業的最新發展趨勢,從而為其將來的職業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通過深入探討訂單式教學,與企業共同制定陶瓷人才培養標準,將企業和學校的優勢凸顯出來,建立教學——科研——生產一體化基地,能夠促進學生綜合水平的提升,也能為企業培養具有針對性的人才,同時還能為當地陶瓷經濟的發展提供源動力。[2]
“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也要求教師對考核評價體系作出調整,將技能考核與職業能力掛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課程考核,教師應以職業能力發展為參考,將學歷教育與職業訓練有機結合。這樣能夠促使學生進行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其將學習著力點向職業水平方向傾斜。高級技工院校在陶瓷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應明確規定本專業學生畢業時應取得的職業證書資格要求,并將這一參考納入教學體系和教學計劃中,將社會對陶瓷專業教學崗位的要求確定在課程設置上,提高學生理論水平與職業能力方面的匹配度。
為了更好地使學生適應將來的工作崗位,讓學生全面發展,教師應以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標準,確定新的評價體系。這一體系中應包括以下內容:一是知識方面的評價。主要是學生的卷面考試成績;二是技能方面的評價。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水平的評價;三是能力方面的評價。主要是對學生掌握的學習方法和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以小論文和總結報告的形式進行評價;四是職業素養方面的評價。主要是學生在實訓教學中的表現以及平時的表現等等,屬于思想層面的評價。
總之,在時代不斷發展的今天,高級技工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也在不斷進行調整。陶瓷專業教師在堅持“工學結合”理念的基礎上,要對現有的專業課程進行重新設置,緊密圍繞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在教學中落實一體化教學,培養真正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陶瓷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