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迪
(新疆第九師職業技術學校 新疆阿拉爾 843300)
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創建,有助于調動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尤其是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更需要師生之間建立有效的互動,這是教學效果和質量提升的關鍵。因此,教師要注重為學生創建互動課堂的氛圍,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為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奠定基礎。
音樂課程的創設是為了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及綜合素質。中職院校的音樂課堂教學中也是如此,教師通過音樂知識的傳授,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師生在中職音樂課堂教學上的互動,能改變傳統教學課堂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能在活躍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提高音樂學習的能力。在中職院校的音樂課堂教學中,開展師生互動能夠幫助我國教學模式的改革,從而有效提高我國的音樂教學水平。[1]
我國教育事業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做出改變,實現教育水平及質量的提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在教育界相關人士的指導下,開展音樂課堂教學改革,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在音樂課堂上保持熱情與活力,這些都是師生互動的結果,有助于我國音樂課堂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
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最重要的構成元素是教師與學生,他們是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核心要素。在開展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是兩個關鍵的主體。互動式的教學需要建立在教師與學生相互促進的基礎上,教師要對學生開展學習實踐及知識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要向教師進行反饋,實現有效的信息傳輸。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及信息反饋,對教學策略做出一定的調整,促使新的教學資源不斷產生,實現學習與教學環節的共振效應,這也是學生學習效率及教師教學效能提升的有效方式。[2]
由于中職院校的學生年齡較小,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有限,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引導及啟發的作用。師生互動模式能有效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更好地感知音樂旋律。同時,能夠讓學生產生豐富的想象,在音樂的氛圍中感知音樂知識,提升對音樂知識的感知能力。教師始終是音樂教學課堂上的主導者,對整個教學活動負責,讓學生在音樂教學課堂上表現出更強的學習熱情。在學生對音樂開展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能力。教師在開展音樂知識傳授的過程中,要通過學生的一個動作或眼神,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判斷,這也是激發教師教學熱情的有效途徑。當學生取得進步時,教師要給予肯定和激勵,促使學生能對知識產生探索的欲望。當教師發現學生存在不足之處時,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點撥,促使學生能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找到感覺,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3]
在互動教學課堂上,生生互動是重點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生生互動的模式多種多樣,所產生的影響及相互作用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實現思想的碰撞,而最大限度地開發思維。生生互動需要建立在教師正確指導的基礎上,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能主動遵守秩序,防止生生互動模式朝著某一個方向傾斜。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音樂教學課堂能夠實現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培養,學生只有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才能獲得親身體驗。從本質上來講,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思維最接近,教師要站在學生思維的角度上,進入到學生的思維中,才是最便捷的渠道,才能幫助學生提升學習的效率,最終實現綜合實力的提升。教師在音樂互動課堂教學時,音樂表演是不可或缺的環節。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體驗及感悟音樂。[4]
教師在中職院校的音樂課堂教學時,應用互動教學模式,有助于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奠定基礎。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課堂上,要貫徹落實師生互動及生生互動的理念,與時代發展的需求相匹配,提升人才的質量。同時,教師要不斷提升互動教學模式的多樣性,促使學生能在互動教學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情感的體驗,為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