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紅
(甘肅省華亭市職教中心 甘肅華亭 744100)
學生對新知識的牢固記憶、深刻理解、靈活運用,對下一節(jié)課的預習都是在課后完成。課后的預習、學習、復習、作業(yè)是學生鞏固、深化、提升課堂知識的主要措施,是下一堂課高效成功的重要保障。課后工作是不可或缺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要像重視課堂教學一樣去重視課后指導工作,并解決好四個課后問題。
不重視作業(yè)的教學是徹底失敗的教學。無論什么原因,學生作業(yè)是不能缺少的。通過作業(yè),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得到深化,對自己的課堂學習效果得以評估;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效果得以了解,為下一堂課的成功做好準備。因此,抓好課后作業(yè)的布置收交批閱和講評,是十分重要的教學工作。
作業(yè)題要和課堂知識相一致,要能體現課堂知識的重點難點。作業(yè)題數量要適中,保證學生有時間完成。作業(yè)要有梯度,以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課本、教輔資料、高考題、網絡中選編作業(yè)題。教師也可以改變一些作業(yè)題,以更好地適應學生。
教師可以安排專門的科代表統(tǒng)一收交作業(yè),也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由小組長收交作業(yè)。有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指定的時間單獨拿來進行當面批改。不管哪種收交方式都要有時間規(guī)定,要求學生按時完成,按時交閱。
教師對學生作業(yè)的批改有當面批改指導的,有教師獨自批改評價的。不管哪種方法,都要細心查看,認真思考,從書寫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是否認真,從解題方法看學生的思維水平是否提升,從解題結果和過程看學生對課堂知識是否掌握。教師對學生的作業(yè)要有評語評價,通過評語評價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指導學生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錯誤。個別錯題,教師應個別指導,大面積錯題,要找時間統(tǒng)一更正講評。作業(yè)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1]因此,教師要重視評價。
學生作業(yè)中的錯題,教師要和學生交流溝通,才能幫助學生糾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要和教師交流溝通,才能得以解決;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要和學生交流溝通,才能知曉和改進。這些工作都需要在課后進行。課后,教師要擠出時間常和學生談心,聽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困難。課堂上不可能發(fā)現所有的問題,也不可能把所有問題都解決,有些個別問題需要在課后解決。例如,教師在講完“(a-2)x2+2(a-2)x-4≤0的解集是R,求a的取值范圍。”這道題后,課后和學生交流時,有學生問:“a=0時,-4≤0的解集是x∈R,你說的原因是不管x取正數、取0、取負數,-4≤0總是成立的”“這就說明與x無關,為啥還是x∈R,我只是死記下了,但想不通-4≤0和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是R等價的關系。”“是啊,我們也想不通。”有幾個同學隨和著。通過這次交流,教師知道了他們不理解的原因。于是,給予了這樣的解釋:“不等式(a-2)x2+2(a-2)x-4≤0的解集是R,只是說明這個不等式是恒成立的,并沒有說明是二次不等式。因此,二次項系數可以是0。當二次項系數是0時,不等式變成了-4≤0,而-4≤0也是恒成立的,為了和已知的形式保持一致,可以說成-4≤0的解集是x∈R。”學生說:“這樣解釋我們就理解了。”
教師要布置好預習作業(yè),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本,找出問題,帶上問題上課。預習閱讀課本是學生理解數學概念、認識數學符號、應用舊知識消化新知識,學生在預習閱讀課本的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加強,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加強,上課的目的性和效率得到加強。因此,教師要重視和布置好預習作業(yè),要讓學生有能力、有時間完成,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課后學習時間,布置適當的預習作業(yè)。是記憶性的還是理解性的作業(yè),是解答性還是總結性的作業(yè),都要以學生實情去確定。預習作業(yè)要讓教師能評估、能檢查,作業(yè)布置要有明確的任務,讓學生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還要有可檢測性。教師在課堂上,通過提問、查看筆記等方法,能夠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例如,要求學生預習橢圓及其標準方程,記下橢圓的定義和方程,理解方程的推導過程,將發(fā)現的問題寫在預習本上,上課交流。教師布置課外作業(yè)時,一定要適量合理,不宜太難太多,要讓大多數學生有能力、有時間去解決。
教師布置和指導學生做好課后實踐作業(yè),是指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最佳措施,是提高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良好途徑。從而讓學生感受文化,實際操作[2]。
教師實踐作業(yè)的布置要和學生學習的知識結合起來,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資源和能力,使學生確實有時間、有興趣、有能力完成。教師布置了實踐作業(yè),首先要把學生分成小組,選好組長。然后,每組制定操作計劃和措施,準備好工具。經教師檢查通過后,指導學生去實施。例如,學完“統(tǒng)計知識”之后,教師可以布置這樣的實踐作業(yè):“有人說,愛學數學的學生一定愛打籃球,請同學們用學習的統(tǒng)計知識檢驗。”再如,學完“解三角形”這章知識后,教師可以布置如下實踐作業(yè):“測量學校對面山上兩電視塔之間的距離和兩塔的高度。”
總之,解決好課后工作中的問題,課堂教學效率一定會得到較大提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高度重視課后工作,才能做好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