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洪梅
(哈爾濱劍橋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36)
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意義重大。高校思想政治教師需要注重不同教學環節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關注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的優化升級,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關理論融入思想政治教學環節中,從而明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等相關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理解和尊重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釋放學生的天性,保障所培養出來的人才要符合社會和時代發展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與其他學科相比,其實踐性和應用性更為明顯,對學生的發展及教育教學改革的意義重大。在積極落實該課程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需要對課堂教學過程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要深入分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背景之下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全新變化以及具體特征,積極融入不同形式的教育教學資源,從而實現教學質量及水平的綜合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之間存在緊密的內在邏輯聯系,教師需要抓住這一理論體系之中的核心要求,將具體的內容和形式融入思想政治課教學環節,以豐富現有的教學內容及形式,并站在學生的角度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是我國民族精神及經濟發展理論的重要總結及概括。如果教師能夠結合這一重要的理論體系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互動并促進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那么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綜合能力及綜合素養較強的社會主義人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對推動國家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及優勢,并能夠促進國家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
我們從上文相關分析中也可看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本身需要注重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深入學習及研究,以了解這一理論的重點以及核心要求,著眼于時代發展以及變革的現實條件,積極調整教育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向,在理解和尊重學生的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
首先,學校需要深入學習和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充分利用各種教育教學資源以及多媒體渠道和網絡學習平臺,在引導和鼓勵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豐富思想政治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保障這一課程教學能夠與時俱進。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所涉及內容較為復雜,在學習和貫徹這一重要理論之前,教師要抓住不同的教學元素,提煉出其中的重點和難點,將理論分析與實踐研究融為一體,并明確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首要政治任務。教師以此作為重點和核心要求來提高對教學的指導力度,保障學生能夠在一個更加自由且寬松的學習氛圍之下,對思想政治學習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學會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1]
其次,教師需要重新調整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的方向以及核心內容,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并將其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鼓勵學生站在新時代發展的角度了解我國的歷史進程。其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分析最為關鍵。有一部分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不足,還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對此,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發揮的機會和空間,讓學生對中國改革在各個階段所產生的問題以及發展歷程和成果有一個全新的認知,真正意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價值,從而主動地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順利地完成各科的學習任務,提高個人的學習能力。
最后,學校需要關注師資隊伍的構建,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以及要點,關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具體發展過程以及核心要求,給予教師更多自主提升以及學習深造的機會,讓教師在后期學習的過程中對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個全新的理解,從而不斷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向,給予學生優質的教學服務。[2]另外,教師個人還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學習同行的優秀做法和經驗,并站在學生的角度將教學策略的優化與學生的自主實踐活動相聯系,有效地踐行素質教育以及科學發展觀。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從而主動地規范言行舉止,提高個人的綜合素養以及學習能力。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實踐形式,既能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之間的完美融合,還能促進教學資源使用效率的有效提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符合思想政治課程改革的實質要求,對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有效發揮大有裨益。教師需要關注不同細節要素的解讀,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環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