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應云
(貴州電子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貴陽 551400)
在現階段,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進行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傳授,還要時刻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的道德素質獲得提高,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同時,中國的歷史久遠,傳統文化內容非常豐富,其中不少內容蘊含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這些都能夠成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材料。因此,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可以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出發,從學生自身的素質發展需要出發,從學校教育的層面尋找問題,然后根據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教育策略,從而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合理運用,能夠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優秀傳統文化的許多內容為大家所熟知,并為很多人所接受。因此,高職院校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合理地利用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加深學生對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的了解,讓學生通過相應的學習而提高他們的道德意識,從而實現思想道德素質的逐漸提高。傳統文化內容中也有很多的名人故事,教師將這些故事應用于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幫助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從而讓學生具有更強的自立能力,實現自我品格的提高。[1]
當前高職院校的很多學生出生于90年代甚至00年代,其中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被嬌生慣養,導致一些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他們的個人主義思想觀念嚴重,甚至有些學生品格不佳。此外,高職院校學生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很多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學習熱情也不高。同時,高職院校學生大多只專注于對職業技能的學習,對傳統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則比較忽視。因此,高職院校學生的整體素質不是很高,導致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難以有效地進行。
很多高職院校教師片面地認為他們的核心教學目標就只是對技術人才的培養,導致他們對學生只進行相關專業知識的傳授,而不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沒有特定的時間和地點,需要綜合素質比較高的教師,而很多高職院校缺乏這樣的教師。在高職院校的教學中,很多教師不能夠把傳統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很好地進行結合,而只能單純地對教材知識或思想觀念進行教條式、復制式傳授,使學生對傳統文化視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不滿的情緒。這使學生既不能對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進行充分了解,也不能夠獲得對自身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從而沒有達到應有的教育目標。[2]
為推動傳統文化在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提高管理者及思想政治教育者對傳統文化的全面認識就顯得非常必要。傳統文化具有豐富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和教化思想。因此,學校和教師就應該掌握其應用方向,提高其應用效率,對學生既要重視技術教育又要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從而實現高素質人才的培養目標。
許多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髓。為了應用這些傳統文化,教師要將它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以此來豐富思想政治教學內容。通過把傳統文化與現代多元文化相結合,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教師對傳統文化的應用水平增強。因此,教師要大力拓展傳統文化教學,讓學生在課內和課外相互結合,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對于傳統文化中的這些正能量內容,教師要讓學生認真地學習和研究,并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3]
我們有必要對以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以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正能量在課堂上具有更好的傳播能力。對此,教師在校園文化構建中應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宣傳,組織一些與傳統文化有關的活動,從而使學生的傳統文化意識得到增強。
高職院校要對傳統文化方面的優秀資源,進行更加充分的利用。學校可以邀請一些在傳統文化方面比較知名的專家和學者,來校對學生講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內容,使學生在良好的交流氛圍下對傳統文化的魅力有所感受和認識。學校還應該組織學生參觀歷史文化遺址,以及參加各種有益的文化體驗實踐活動。
中國的傳統文化內容豐富。高職院校學生將來既是國家的技術人才,也是文化傳播的主力軍。因此,高職院校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要在傳統文化視角下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能夠對傳統文化有較為充分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同時,傳統文化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增強學生的文化歸屬感,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