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建
(四川省新津縣職業高級中學 四川成都 611430)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遷,創新型應用人才已經成為全社會追求與競爭的對象。同時,也成為所有職業院校培養學生的目標。在此時代背景下,創新與創業能力成為了學生個人發展的關鍵素養,也成為了推動國家發展,促進民族前進的巨大推動力。因此,在職高計算機專業中開展雙創教育,成為了我校必須完成的任務之一。
創新型應用人才的根基在于應用,即學生的理論知識是基礎,實踐操作才是根本。學生只有充分熟悉和掌握專業技能,才能擁有創新和創業的發展優勢。但職業高中計算機專業的課程更注重理論研究,忽略了學生實踐的重要性,導致課程體系整體表現出重理輕實的現象,對學生的長遠發展非常不利。[1]
雖然,國家在強力支持雙創教育的發展。但是,在職業高中,關于雙創教育的培養機制并不完善。一方面,缺乏專業的課程體系,沒有建立完整的制度條例進行保障和約束;另一方面,缺乏相關的職能機構與部門,沒有直接負責人進行管理與實施,導致雙創教育的發展行進緩慢,沒有達到應有的標準。
學生的實踐能力是促使學生走上創新創業道路的基礎動力。目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實踐能力比較薄弱。一方面,實訓基地落后,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不足;另一方面,缺乏良好的校企合作機制,學生沒有頂崗實習的經驗,對創新與創業發展缺乏認知。
現代教育將“以生為本”作為基本原則,要求所有教學活動的開展必須以學生為核心。這對職業教育仍然適用,尤其在職業高中計算機專業,革新教學理念是教師開創新的教育環境,為學生打造雙創基礎的重要開端。只有教師具備了相應的教育水平,學生才有可能得到全面發展。[2]
因此,職業高中推行雙創教育時,需要從教師入手。首先,開展教師培訓是必不可缺的一項內容,必須讓教師掌握雙創教育思想與計算機教學相融合的方法與技巧,實現在課程教學中的微觀滲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滋生創新意識與創業觀念;其次,要提升教師的計算機實踐教學水平,學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期,安排教師進入計算機行業的企業中,進行工作體驗或實踐學習。以此,讓教師更好地了解當前計算機行業的發展階段,而擁有先進的實踐教學能力,為學生打造堅實的實踐基礎,為雙創能力發展奠定基礎;最后,應完善計算機專業的教學體系,改變學生的就業觀念,開辟更多創新與創業的發展路徑。
為了進一步推動雙創教育在職高計算機專業中的發展,開設雙創課程是必然條件。學校應當根據自身的基礎與學生的能力,選擇合適的雙創課程模式。并且通過理實兩方面的教學,讓學生不僅具備創新創業的理論與思維基礎,還能擁有實際行動的規劃能力。教師在理論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創新創業規劃、風險意識、雙創心理學、網絡創業指導,以及計算機創新技術等方面的課程。讓學生從理論層面,更深層次了解計算機行業的發展狀態,認識到創業與創新的發展路徑與基本方向,擁有良好的心理準備與意識。在實踐教學方面,學生要進行職業體驗,并進入企業中通過崗位的磨練,對行業企業的經營模式、業務內容以及發展方向有一定了解。我校通過這樣的雙創課程,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雙創能力,讓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有新的規劃方向與發展前景。
為了保證雙創課程的實效性與匹配性,學校還可以根據學校特色與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特征,編寫符合校情、學情的校本教材。由此,改變教學的模式與手段。一是校本課程的編寫,要以行業專家與優秀教師的共同合作為前提,保證課本既滿足時代發展,擁有創新的色彩,又符合教師教學的形態,符合學生學習的規律;二是教師要根據校本課程,設計和完善雙創教育的體系,保證課程中學生的主動性與創新性。同時,突出計算機專業的課程特點;三是教師要改變教學的技術手段,傳統與常規教學的方式已經逐漸落后,對學生的興趣激發和誘導有所欠缺,影響了課程教學的整體效率。因此,教師還應掌握情境、項目、任務、小組合作等不同的教學形態,讓學生能擁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充分展現自我。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品質,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表現與交際能力,對培養學生的雙創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創新創業的發展,學校還可以積極舉辦創新創業大賽。學生可以以小組或個人身份參與比賽。同時,也可以選擇優秀的教師作為指導教師。然后,根據自己的創意與設計,完成實踐調研、產品分析、軟件設計、運營機制,以及風險評估等各個環節的實施與編寫,最終形成理論與實踐成果,并提交大賽評審組審核后,選拔優秀學生與小組,為他們設置相應的創業基金,以激勵他們繼續努力。學校通過這樣的方式,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雙創經驗,讓學生對創新與創業有了新的思路與方向。
綜上所述,雙創教育是當前所有職業學校追求和發展的方向。職業高中計算機專業要通過革新教學理念、開設雙創課程、改變教學方式、開展雙創大賽等方式,有效提升學生的雙創意識與能力,建立并完善雙創教育體系,讓學生擁有更寬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