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昊然
(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濟南 250022)
近年來,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在不斷前進,黨的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國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這一指導思想的指引下,高職院校的黨建工作也在逐步深入地推動和諧校園的有序建設。高職院校不僅要為實現我國的發展目標貢獻一份力量,還要在黨建工作中不斷地分析總結,促進和諧校園建設的持續發展,保障校園建設的不斷進步。和諧校園建設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院校的黨建工作,為其提供相對穩定的環境。同時,高職院校黨建工作應該不斷創新,跟上時代步伐,結合院校發展的實際情況,引導和推動校園建設不斷走向和諧、穩定和現代化之路。
黨建工作對建設和諧校園有著多方面的作用,能夠有效地推動校園的科學發展。
首先,黨建工作中的思想建設能夠促進校園師資隊伍的穩定,為校園師資隊伍的建設奠定基礎。正確的指導思想是推動學校工作開展的精神動力。高職院校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也是學生成長和進步的影響者。教師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面貌對學生有著重要影響,也決定著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團結和穩定。高職院校黨建中的思想建設,要求黨員干部要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要在工作中具備團隊精神,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校園建設投入個人的努力。
其次,高職院校黨建工作中的組織建設能夠為和諧校園建設體系提供一定的支持。對于院校發展來說,一是要構建一個穩定、科學、全面的架構體系,在此基礎上有序地開展各項工作。二是黨建工作的領導力量是推動工作開展、制定相關決策的重要力量。學校領導要依據一定的規章制度帶領校園工作人員推動和諧校園的建設,為和諧校園建設制定相應的體制內涵、工作目標以及相應的工作重點。在和諧校園建設過程中,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領導力量要給予以一定的引導,利用先進的、科學的思想推動校園建設的不斷創新,從而保證和諧校園建設有一個穩定的環境以及良好的工作結構和體系。[1]
最后,黨建工作中的作風建設是和諧校園建設的必要條件。黨員在工作過程中必須要保持黨和人民群眾聯系在一起的工作作風,以此為核心不斷地強化相關的作風建設。在高職院校的黨建工作中,優良的黨風能夠很好地促進校風建設,為學生創建積極健康的校園環境;優良的黨風對學校的教風和學風也能夠帶來重要的影響,能夠提升院校的教學質量。實事求是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風建設的核心原則和黨建工作的指導思想。它能夠讓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建設和諧校園作出貢獻。
任何工作的有序開展都離不開正確的指導思想,而黨建工作的根本任務就是思想理論的建設,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目標。高職院校在黨建工作中應該有效地利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礎理論,來強化和促進校園的思想建設。高職院校在建設和諧校園的過程中,也應該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礎理論為依據,將這一科學的指導思想與教育教學有效地結合在一起,讓這一思想深入到學生的學習中去。另外,黨建工作的開展也必須結合師生的實際情況,選取恰當的話題和方式來豐富高職院校師生的思想。基礎理論的推廣和宣傳也要與一定的實踐相結合,高職院校應該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礎理論的認識和理解,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高職院校主要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為社會的發展和建設提供服務。學生是校園的核心,和諧校園的建設離不開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高職院校在開展教育過程中,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既要讓學生具備成熟的專業技能,又要加強學生的思想建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高職院校黨建工作應該滲透到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去,加強所有教師的學習意識,以良好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來引導學生,從而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開展也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要全心全意為教育事業服務,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并且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從而促進和諧校園的建設與發展。[2]
高職院校黨建工作人員的素養影響著黨建工作的實施與開展。因此,學校必須奧提高所有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和諧校園的建設。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教職工黨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礎理論掌握得不夠,思想認識有所欠缺,缺乏相應的思想和精神建設。因此,高職院校在開展黨建工作以及和諧校園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對教職工黨員適當地進行關心,并定期組織相關的思想理論學習活動,促進所有人員對基礎理論的理解和掌握。另外,高職院校黨委還應當讓教職工黨員在具體工作中不斷學習和總結,在具體實踐中去檢驗并完善基礎理論,從而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推動和諧校園建設的有序開展。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的黨建工作對和諧校園的建設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實際工作中,學校黨委應該貫徹落實基礎理論,圍繞教學中心抓好黨建工作,對所有教職工進行相應的素養培訓,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思想政治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的學習中,并在實踐中去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讓他們成長為全面的、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