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蓮英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 重慶合川 401520)
我國在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長河中,蘊含著許多優秀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如今,人們的眼界越來越開闊,對產品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設計者將民俗文化融入到產品設計當中,不僅可以豐富產品設計,還可以達成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目標。這也也賦予了產品滿滿的創新理念和一種民族氣質,使產品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民俗是指民間的習慣和風俗,是我國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區在時間長河中不斷創造和傳承的生活習俗。民俗在沉淀與發展中就逐漸地形成了民俗文化。我國的民俗文化有很多種類。目前,我們所了解和學習到的民俗文化是學者從民間或文獻記錄上搜集而來的,但仍然有許多民俗文化還沒有被挖掘出來。民俗文化從歷史記載上,可以將其分為大約十種類型。它們是建筑和民居風俗、飲食風俗、服飾風俗、歲時節令民俗、制度規范民俗、信仰民俗、文化游藝民俗、生產加工民俗、禮儀嫁娶民俗和占卜民俗。設計者在進行產品設計時,想要將民俗文化運用到產品設計中,就需要從民俗文化中深入挖掘一些文化元素。[1]民俗文化在社會發展與人類活動中逐步形成一些文化點滴,即文化元素。這些文化元素都具有很強的個性。
我國有著遼闊的土地、眾多的民族和豐富的物產。在悠久的歷史中,各族人民的勤勞奮斗創造出了許多豐富的民俗文化,并且在長期實踐和使用當中,形成了極具特色與規律的民俗元素。設計者將民俗元素運用到藝術作品中,能夠給藝術作品帶來畫龍點睛的作用。在一些有特定區域性的產品設計當中,設計者運用民俗元素能夠給當地人一種親切感,有效地提升產品的說服力與親和力。由此可見,適當地運用民俗元素能夠達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運用民俗元素之前,設計者要深入地了解民俗背后的故事。否則,民俗元素的誤用會帶來嚴重的損失。
民俗文化是一種意識形態。在產品設計當中運用民俗文化就是意識形態的一種物質化,即通過人類思維的創新,將民俗文化以產品這種實物形式表現出來。在運用民俗文化進行產品設計時,設計者可以借助一種符號意義或視覺形態來對某種思想感情和情趣進行表達。在現代的產品設計當中,設計者大多是將民俗文化進行創新,將傳統的民俗符號滲透到現代產品設計當中,使產品具有民俗文化的意境與神韻,同時又凸顯出現代設計的科技感與使用方式,讓人看到或接觸到產品時喚起民族記憶和個人記憶。這就是一種表達情感和表達理念的設計方式。
這種設計方式主要是對民俗文化的一種借用,即借用民俗文化元素中的形態和色彩等,靈活地應用到現代產品設計當中。然而,我們在應用時并非是全部照搬,而是將民俗文化元素作為載體,再融入一些新的技術和材料,做到現代與傳統的結合,形成一種新的設計元素。這便是仿制和組合的設計方法。運用這種設計方法能夠很好地獲得社會認同感,在許多產品設計中都能體現出這一方法的應用。[2]例如:將青花瓷的文化元素應用到上海小吃“小籠包”當中,這一產品應用了竹制的蒸籠元素,并且在產品的整體設計上都體現出了上海的民俗特色,在視覺上能夠引起消費者的認同感。這就是典型的現代技術與古老元素的有效結合。
在進行產品設計之前,做好元素提取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對元素進行抽象的重構和轉化也是十分廣泛的設計方式。這就要求設計師擁有挖掘元素的眼光,在類型多樣的民俗文化中捕捉那些能夠吸引消費者的靚麗元素,并且將這些元素提取到自己的創作素材中變成可利用的設計符號。在對民俗元素進行重構和轉化的過程中,設計師需要根據民俗元素的形象特征,并結合現代的構成方法進行重構和轉化。同樣,延伸也是一種運用現代觀念和現代審美去重新挖掘民俗文化的一種方式。設計師在民俗文化中挖掘出適合運用到產品設計中的形態與色彩,并與產品的使用功能進行有效結合,最終能夠使產品設計散發出民俗文化的氣息與魅力。[3]現如今,有許多產品都能夠體現出民族文化的提取和那種宏觀上對民俗元素的運用。例如,市面上有許多酒瓶的設計融入了編鐘的元素,在材質和色彩方面都與編鐘的元素相結合;也有些產品將變異后的民俗元素運用到產品設計當中的。例如,在傘包設計中提取藏族或彝族的民俗元素,將這些文化元素轉變為紋樣進行重新組合和變異。
這種設計方法主要追求的是對民俗文化的涵義理解。人們在進行產品設計時不僅要運用民俗文化,還要追溯到民俗文化的根源上,感受更加深層的文化含義,將其滲透到產品設計當中。這種設計方法對設計師的文化要求比較高,難度也比較大。但是,這樣設計出來的產品會有更高的藝術價值。這是一種結合古代文化,并運用意向進行產品設計的手法,在現代設計產品中多體現在茶具和印章上。例如,聽蟬組的四件套茶具,在民俗文化的運用上將飲茶的意境作為設計點,主要突出飲茶和圍棋的高雅情操。
綜上所述,民俗文化在產品設計當中的運用能夠賦予產品更多的文化內涵和情操。并且從實踐發展中可以看出,產品設計中民俗文化的應用也是十分受歡迎的。我國在應用民俗文化進行產品設計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相關設計人員要找到適宜的設計方法,努力將富有內涵的民俗文化更好地通過作品展現給廣大民眾。這也是一種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