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光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教育學院 湖南湘潭 411100)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學校教育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廣大小學科學教師,一定要順應時代的發展。首先,教師要調整自己的教學思維,接納和吸收新的教學模式。不可否認的是,互聯網信息化時代正在不斷地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其次,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升課堂效率。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科學這門課的熱愛之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崇尚科學精神和形成科學態度的意識。最后,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力,讓學生養成愛學習、愛思考的好習慣。因此,教師要采用新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可以充分促進教師教學素質和教學水平的提升。當前,信息技術已經從多媒體信息化時代向智能化時代發展,教師要抓住機遇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例如,教師可以觀看一些專業的小學科學課教學視頻,并分享在網絡平臺上,讓學生觀看。小學科學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微信交流群,在里面發布一些教學經驗或者教學視頻,讓其他教師進行觀賞或者評價。[1]這有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
在教學過程中,科學課的實驗活動對于學生來講是很有吸引力的。一般情況來講,實驗教學的操作性強,實驗內容豐富,可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要大力開展科學實驗類型的課程,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實驗課件教學;還可以利用遠程教育設備下載教學資料進行模擬教學。這樣可以讓實驗教學更具有效性和真實性。同時,一些較難的實驗,在現實的教學條件下不可操作,而多媒體教學就可以彌補這一點?,F在網絡信息技術呈現出的是彩色畫面,這對于學生來說更有吸引力。這種教學模式更能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讓學生全面發展。[2]
例如,在電腦上進行實驗操作,教師就可避免一些實驗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材料不齊全對整體實驗效果造成的影響。如果在課堂實驗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媒體技術可以配合實際的實驗器材進行同步操作。電腦上的實驗操作,一方面,它可以激發學生動手進行實驗操作的欲望;另一方面,它可以對教師的實驗操作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帶動了教育領域的發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考慮微課這一新型教學模式。微課是當代網絡信息技術的延伸與發展,同時也是學生課前進行預習的輔助工具。教師一般錄制微課的視頻時長大概是十多分鐘,可以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部分在里面充分體現。微課集中濃縮了一節課的精華部分,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和預覽。這樣可以讓學生在上課時更好地接受教師所講授的知識,最終讓學生真正有所收獲。微課也體現了小學科學的魅力所在,其展現的知識部分與教師在實際課堂上講授的知識有一個完美的對接和延伸。
例如,在觀看微課的視頻時,學生可以選擇在電腦、手機或者ipad上自行觀看。操作起來也非常簡單,學生打開班級系統進行賬號密碼登陸(賬號個人學號,密碼自行設置)即可操作。微課對于教師的教學方式來說是一項新的突破。[3]微課是在信息化社會和教育改革背景下應運而生的產物,它對學生日后的探究性學習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
隨著網絡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授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今教育時代的發展要求。因此,在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熟練地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與本學科相結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真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