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洋洋
(1.中國氣象局河南省農業氣象保障與應用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2.河南省氣象科學研究所 河南鄭州 450003)
河南省氣象部門新進人員入職培訓是本省氣象部門近年來的首次新進人員崗前培訓班,也是一個重點培訓班,旨在通過培訓,使新入職人員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熟悉氣象事業發展,認知氣象文化,傳承氣象精神,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崗位適應能力,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為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加此次培訓的共44人。其中,應屆畢業生29人,公務員15人,年齡22歲到35歲,平均年齡為26歲,學歷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絕大部分為氣象或氣象類專業,具備較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他們將走向省局、市局、縣局,從事天氣預報、農業氣象、人工影響天氣、防災減災、行政等工作。
此次培訓主要是幫助培訓對象提高思想政治覺悟,了解氣象事業的發展,合理規劃職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思想政治課程主要包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定探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的歷史背景和重大意義、“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微專題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的根本任務、總要求和目標等四門網絡課程;現場參觀鄭州市二七紀念塔,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學習紅色革命精神。目的是使新入職人員能夠進一步提高政治思想素質,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現場參觀,身臨其境,能不忘歷史,牢記使命,學習老一輩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
公文寫作與公文禮儀課程主要安排了10個課時的網絡課程和2個課時的面授課程,主要講解了公文寫作方法與基本的流程、公文處理的技巧、公務禮儀、保密要求等。因為部分剛入職的公務員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寫公文,且初入職人員大部分剛踏出校門,對公務禮儀與保密要求的認識比較欠缺。
氣象預報預測課程主要介紹了預報、預測業務的發展情況,主要從業務的發展歷程、布局分工、業務體系、人員隊伍、業務支撐、預報能力、未來發展等七個方面由淺入深地進行了講解。
氣象減災防災課程主要從新時代對氣象工作的新需求、河南省氣候狀況、氣象服務工作發展現狀、對新時代氣象工作的幾點思考等方面著手,讓學員全面了解減災、防災氣象服務的重要性及河南省氣象工作的現狀與挑戰。
氣象法律法規課程主要從依法治國發展歷程、氣象法治建設歷程、河南省氣象法治建設實踐三個方面介紹了氣象相關法律法規,以使新進人員懂法守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注重通過法治實踐提高自身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為依法促進氣象事業發展和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人事政策解讀與個人發展規劃主要介紹了河南省氣象部門的發展環境、管理體制、機構設置、人才隊伍等基本情況,以及公務員試用期及任職定級、畢業生見習期及期滿定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評審、職工教育培訓、人才交流鍛煉等人才、人事政策,幫助新進人員找到定位和努力方向。
科學、有效地培訓評估不僅可以體現學員對培訓的滿意度、培訓內容的合理性和教師教學的質量,而且可以反映培訓需求和培訓效益,對改進培訓項目的設計有重要意義[2]。在此次培訓中,遠程網絡課程主要通過網上學習課程和課時進行效果評估,面授課程主要通過座談和學員上交的培訓心得體會進行效果評估。86%的學員學習了全部網絡課程,有效課時在7.4課時以上。從座談和培訓心得體會來看,學員對培訓內容和方式、教師授課、培訓保障等方面都是比較滿意的。
氣象部門新進人員入職培訓雖然在河南省是首次舉辦,但取得了很好的培訓效果,培訓內容和方式很受學員歡迎。但其中仍然存在不足之處。今后的培訓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改進,以進一步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益。
培訓組織部門可在遠程網上開展培訓需求調查,包括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時間、培訓時長等。培訓需求調查是培訓工作及時、有效的保障。
培訓組織部門應根據培訓需求調查的結果及培訓目的、目標的不同,及時調整培訓內容,與需求保持同步,與時俱進,還應根據培訓需求及培訓內容,靈活采用培訓方式,增加培訓結束后學員之間及學員與授課者之間的溝通與聯系。
目前,培訓效果的評估只有學員對此次培訓課程、培訓方式、任課教師教學設計等方面的意見反饋,對學員參培后所受的影響沒有進一步跟蹤。因此,培訓組織部門以后應加強培訓后對學員的跟蹤調查。
培訓要想達到好的效益,就要與時俱進。培訓組織部門應不斷學習和交流,積極參加國家氣象干部學院舉辦的關于培訓的培訓班,多與分院和省級培訓中心交流,互通有無,學習優秀的培訓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