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鳳
(重慶市育才職業教育中心 重慶合川 401520)
對于中職學校而言,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在于為社會培養技能型專業人才,幫助學生實現個人就業價值[1]。為有效達到這一教學目標,中職學校必須要推動各個專業改革傳統教學模式,通過引入具有創新和實踐特征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轉變說教式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學習主觀能動性、教學效果不理想的狀況,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這一背景下,中職建筑專業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專業,教師應當積極探索教學改革的具體策略,力求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所謂項目教學法,即教師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提煉概括,得到項目主題,然后圍繞這一項目主題設置若干項目問題或項目任務,再指導學生小組根據項目主題所包含的專業理論知識,共同制定項目問題解決方案(或項目任務執行方案),以此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其真正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切實強化他們的專業實踐能力,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項目教學法中,教師與學生共同對項目進行實施。其中,教師承擔項目設計、組織學生參與項目實踐、對學生的項目實踐進行管理和評價的職能;學生則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解決問題、完成任務。項目教學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以項目為主線,教學條理性顯著增強,師生互動亦顯著增多,充分符合實踐性強的中職建筑專業教學改革的需要[2]。
科學提煉項目主題是有效應用項目教學法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只有合理確定項目主題并根據項目主題設計與之相符的項目任務,才能實現項目教學法價值最大化。為此,教師應對教材進行深入研讀與分析,全面把握教材內容,然后根據教學大綱所劃定的知識與能力兩個層面的目標,提煉具備實踐性的項目主題,從而有效應用項目教學法深化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實踐應用能力。
以《建筑力學與結構》這門課程中“平面桿件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這一模塊的教學為例,在項目教學法下,通過全面分析,教師可以提煉出“平面桿件體系幾何組成分析”“靜定結構和超靜定結構的認識”等一系列項目主題,從項目主題出發,高效地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項目任務,讓學生在完成項目主題相關理論知識學習之后,通過獨立思考和小組討論,完成項目任務。比如,在進行“平面桿件體系幾何組成分析”這一項目的教學時,教師可在學生掌握關于平面桿系的幾個重要概念、對平面桿件體系進行幾何分析的目的和方法之后,與學生一起對教學案例進行分析,然后讓學生小組完成自主分析,以此強化他們應用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項目教學法下,學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參與項目學習,共同對項目問題進行探討、確定并實施項目任務解決方案。教師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來進行小組劃分,以此促進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動學習能力相對不足的學生,實現學生之間優勢互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過往學習中的表現,將學生合理分成若干不同層次,繼而通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搭配來完成科學分組,然后組織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得到關于項目任務的實踐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并不等同于絕對旁觀者,作為項目教學法的組織者,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進行引導,給予學生啟發,讓學生的思考和討論更具實效性,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
通過開展深度校企合作,中職學校能有效地拓展項目實踐空間,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建筑企業工作氛圍中體驗和學習。與此同時,通過開展深度校企合作,中職建筑專業也能夠增強項目教學的廣度與深度,使學生得以接觸更多的真實案例,從而讓學生的項目實踐更具方向性。比如,在進行“靜定結構的內力計算”這一模塊的教學時,項目教學法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實地考察合作企業建筑工程中的靜定結構,并推動學生小組自主測量相關數據、應用相關知識完成靜定結構的內力計算,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有效提升項目教學的實踐性。此外,中職學校還可以與合作企業共同設計開展項目實踐比賽,由教師和企業職工共同為學生設計比賽題目、指導學生小組制定和實踐參賽方案,然后共同對學生的參賽成果進行集中評比,選出優秀學生小組并給予一定獎勵,以此增強學生的積極性與自信心,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項目教學法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中職建筑專業除應在課程教學中突出這一導向外,還應在課程考核評價過程中突出實踐導向。為此,中職建筑專業必須要轉變過去單一的、以理論考試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成效的做法,構建更為完善的評價標準。教師應將學生的項目實踐情況作為給予學生課程學習評價的重要依據,以此端正學生的項目學習參與態度。比如,中職建筑專業可以構建“課堂表現10%+階段測試10%+項目實踐50%+理論考試40%”的綜合考核評價機制。在這一模式下,項目實踐占據最重要的地位,學生要想在課程中取得至少及格的成績,就必須認真參與項目實踐。這樣就能夠有效避免一些學生平時不重視學習建筑課程知識、不重視參與建筑專業實踐而選擇考前“突擊”的做法,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效。
總而言之,中職建筑專業是實踐性極強的一門專業。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中職學校必須要積極、主動地探索應用項目教學法,實現教學模式轉變和教學質量提升的有效路徑。為此,教師應建構起對于項目教學法的全面認知,深入把握其內涵與特征,通過落實科學提煉和設計教學項目、合理劃分項目實踐小組、開展深度校企合作及完善課程考核機制等一系列策略,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貫徹項目教學法的各項要求,以此切實強化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更好地達到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建筑人才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