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丹丹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明珠小學 湖北宜昌 443000)
我愿守住這份清貧,甘心、默默地在生命的每個角落,用一顆純凈、率直而充滿童真的心守你終老。
生命若歌,教育如水,如歌的生命,因水的滋養而極富靈韻;如歌的生命,因水的承載而悠遠流長。
一草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他,從入學時只會寫自己的名字,一年級成績不及格,到二年級能考出70多分;他,生性好動,從專注于上課的時間不超過5分鐘,到現在主動帶同學早讀;他,從一天到晚嬉戲打鬧,到與同學和睦相處。這種蛻變,是何等亮眼、賞心!他做到了。
兩年前,在那個新生報名的日子,我見到了他,一個有著明亮雙眸,眼中流露著天真、頑皮,也閃爍著不安的小男孩。我想讓他自己寫下名字,他卻躲在媽媽的身后,哭鬧著,就是不肯,任憑爸爸、媽媽如何勸說,就是不答應。當時,我在想:這孩子要是在我班可要多費神了。
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頭”!他正好分在我班。再次見到我,他眼神中透出一絲訝異,一絲懼意。我對他也是不茍言笑。接下來,我發現他除了自己的名字外,其他字一概不會寫。哪怕是依葫蘆畫瓢,他也不會。這可讓我擔憂起來。更讓我擔心的是,才開學一周,其他老師就都向我反映他上課太鬧人。如果放手不管,那不是帶壞全班同學嗎?抱著“擒賊先擒王”的想法,我決定從課間抓起,不讓他玩得太興奮,以免上課靜不下心。可是,每次下課鈴一響,他就跑得沒了蹤影,哪怕是上課鈴響了,他也依然會與其他同學追趕、嬉鬧,再滿頭大汗地跑進教室。為此,我每天總會在班上苦口婆心地強調注意安全,可他根本是左耳進、右耳出,仍舊我行我素,規矩是一點也聽不進去。
來硬的不行,用情感感化他,效果會不會好一些呢?我發現,他接受能力不錯,但因不識字,所以,理解題意的能力較差,導致每次考試成績不佳。于是,我幫他把每次做錯的題型歸納在一起,利用課余時間給他補習,一是想改掉他下課瘋鬧的壞習慣,二是想讓他盡快趕上其他同學,增強他的自信。對他不會做的題目,我都舉一反三地耐心講給他聽,直到他弄懂為止。我原以為他會因感激而聽話,不再添亂。沒料到,補習的第三天,來了一群學生找我告狀:“老師,他剛才打我”“他又爬欄桿了”“他踩花壇了”“他上課講話”“他上數學課做鬼臉”……這一連串的調皮搗蛋,讓人聽后簡直氣不打一處來。怎么感覺他就是個搗蛋鬼呢?我真有點泄氣了,決定假裝冷他一兩天。
小孩子就是這樣,當他感到被冷落時,就會想方設法引起你的注意。只是他會選擇一些錯誤的表達方式。沒過兩天,中午放學時,他趁我不注意,竟把一個回教室拿書的同學反鎖在了教室里。從校門口剛回到辦公室,一班的向老師就告訴我:“你們教室還有一個人。”我聽了很驚訝,趕緊跑到教室,發現果真如此。原來又是他的惡作劇。當時,我就想把他找來問個清楚。那天中午,我反復思量著:他為什么要這樣?是我的方法不對嗎?我都不知道下午該如何處理他了。
下午上學后,他主動來到辦公室,低著頭小聲地對我說:“老師,對不起,我錯了。爸爸媽媽也總是吵我,我覺得很孤獨,我想讓同學們和我做朋友。”這句話深深震撼了我的心。我輕輕摸摸他的頭,說:“其實,老師們都很喜歡你。雖然你頑皮,但你也是我們班的大功臣。要不是你,我們班在校運會上總分哪能拿到第一名呢?教室的墻上哪會有那么多獎狀呢?你看看,跑步、跳繩、踢毽都是你得了第一。同學們對你都可佩服了。你可為我們班立下了不少功勞。”他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老師相信你一定能改,只是需要時間,對嗎?”他狠狠地點點頭,小聲說了一句:“老師,我想把成績趕上來,您還愿意幫我嗎?”我聽了高興地說:“當然可以,只要你愿意學,老師很樂意。”他鞠了個躬,害羞地跑出了辦公室。一時間,我心頭壓抑的怒氣散了,整個人也因為他的道歉和上進而輕松下來。從那以后,他每天都早早地來校早讀,對學習也認真了起來,每天都會主動跑來找我請教一些不理解的難題。二年級時,他的成績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前不久,他還拍拍胸脯對我說:“老師,這次期末考試,我一定能過80分。”我高興地說:“那好啊!到時,我一定獎勵你一本你最喜歡的書。”他跳起來高呼:“老師,真好!老師,萬歲!”
那一瞬間,我眼眶濕潤了,我感受到了當老師的幸福,感受到了教育成功的快樂!一種幸福充盈在心頭。這就是我,作為一名教師的幸福。從他身上,我深刻地感受到:調皮孩子比其他孩子更需要關愛。學生犯錯并不一定出自他的本意,需要老師、家長、朋友幫他指出、幫他改正。尤其是像他這樣生性頑皮的孩子,教師更應該多一些慈愛,多一些關懷,以朋友的身份與他交心,蹲下身子,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問題,就一定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教育孩子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需要老師用心去領悟,不斷去探索、去感觸,才能找到對癥的良方,才能育人成材!
這個小男子漢讓我明白了:學生是一本老師永遠讀不完的書。老師不僅要有精湛的教學藝術,還要學會愛學生。愛,不只是一種付出和給予。它包含了豐富的內涵。愛是奉獻,也是理解。愛可以通過滿意傳達,同樣可以通過不滿意流露。
這個小男孩帶給了我教育之路上繼續前行的動力,讓我感受到了師生間心靈碰撞引發的強烈震顫。如果不是那么真誠地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我永遠不會有如此深刻的對教育的理解。是信任和愛,縮短了師生間那段看似遙不可及的距離;同樣是信任和愛,填平了師生間那道貌似不可逾越的鴻溝,讓一顆顆倍受冷漠和歧視的心有了皈依,有了溫暖和幸福!
這信任,這愛,如水一樣清冽溫柔。而生命,也因此而如歌般悅耳動聽。這便是教育的理想,教育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