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芳
(江蘇省張家港市云盤實驗幼兒園 江蘇張家港 215600)
2019年10月10日18時,無錫某跨橋發生橋面側翻事故。隨后,“無錫跨橋”在全網刷屏,一度標注為“爆”。在如今“寧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無網”的互聯網時代,具有“爆炸性”的新聞和言論往往能吸引更多的眼球,特別是交通、醫療、教育等民生事件,最能引發人們的熱議。稍不注意,校內一些細微的危機事件就將引起網絡輿情的劇烈波動。
網絡輿情的引導現已日漸成為學校工作的難點之一。學生的健康、師德師風等最易引起熱議。對教育網絡輿情“易敏體質”,筆者相信:我們雖然不能阻止事件,但可以改變群眾對事件的看法;我們雖然無法選擇危機,但可以選擇價值、行為和支持。通過堅持“網民為中心”的立場,抓住“最短時間、正當訴求”這兩個關鍵點,精準發力,匯聚核心團隊、宣傳團隊、專家團隊的正能量,主動應對教育網絡輿情“易敏體質”,才能牢牢把握校園輿情工作的主導權,為教育的穩定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歷來是我黨的生存法寶之一。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立場和基本方略。
在新時代,如何把對網民的群眾工作做實、做好,做到群眾心坎里,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直接面對的問題。因此,學校應摒棄“躲堵拖封”的輿情信息管理方式,在處理教育網絡輿情時,堅持“網民為中心”的立場,正確對待社會沖突和社會矛盾,以貼近網民的方式和手段進行輿情應對和引導。
一方面,學校要抓住“最短時間”進行有效回應,要在危機發生后的第一時間介入調查和處理,盡快公布調查真相。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曾提出“黃金四小時”法則,即突發事件的新聞發布時限為事件發生后的四小時。
另一方面,學校應抓住“正當述求”,合理解決。在輿情發生后,網民的觀點會迅速整合成為多個輿論焦點。學校要把重點放在關心網民思想動態和信息需求上,解決其關心的焦點問題和正當訴求,積極疏導和化解矛盾,變被動為主動、變消極為積極,在進行及時、主動的信息公開的同時,回應網民的關切。
核心團隊是學校輿情研判、分析、處置的主體力量,主要由學校班子與中層等組成。核心團隊應針對具體事件,積極調查,把握主動,掌握第一手資料;從事件出發,尊重網絡民意,及時吸納建設性意見,找準沖突點,同時,依據法律法規,把輿情壓力轉化為提升服務水平的動力。
宣傳團隊是學校輿情發現、引導、評論的網絡力量,可由退休教師、校務委員會成員、學校信息組成員等組成。十九大報告為“培育中國好網民”提供了方法與指引。在網絡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網民大多數是普通群眾,各自經歷不同,觀點和想法肯定五花八門,不可能對所有問題都看得準、說得對。學校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對不明情況,要及時宣傳;對模糊認識,要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要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要及時引導和糾正。
宣傳團隊要第一時間發現、采集涉校輿情。在輿情爆發時,民眾表達的不僅是個體對事件的關懷,而且是對法制和社會價值的關切。因此,宣傳團隊要用好“網絡麥克風”,傳播社會正能量,減弱民眾不良情緒的推波助瀾作用;使前方后方、網上網下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行動上同心同行,讓法制精神和溫暖的聲音形成磅礴的氣勢,讓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發展成為“最大增量”。
專家團隊是學校輿情隊伍中的優勢力量。輿情工作涉及公共管理、新聞傳播、社會學、法學等諸多學科。學校要組建一支涉及公共關系、哲學、法律、心理健康等學科的專家隊伍,形成理論深厚、素養全面、經驗豐富的專家團隊。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開幕時強調,要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學校應不忘初心,積極傳播網絡正能量,主動應對教育網絡輿情“易敏體質”,為辦成人民滿意的教育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