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榕
(泉州第十七中學 福建泉州 362000)
“教無定法”,初中生物教師唯有使用與時代發展同步的教學方法,才能切實幫助學生掌握生物基礎知識,并形成實踐創新能力及探究能力。因此,教師有必要全面把握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策略,切實提高自身的多媒體應用水平,增強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實效性。
在傳統的初中生物課堂上,教師的教法主要是講解式的,即將生物教材上的知識逐一傳遞、灌輸給學生,不注重觀察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不重視課堂互動,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只能以聽和記兩種方式學習,處于較被動的地位,學習體驗極為不佳,難免感到生物學科枯燥乏味,提不起學習生物的興趣,其學習主體作用無法得到有效發揮。應用多媒體可以有效突破這一局面的局限性。因為多媒體作為一種集成圖像、聲音、文字、視頻等多類媒體信息的工具,可以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程度,從不同角度全方面調動學生的視覺與聽覺這兩種感官,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有效增強課堂互動,使課堂氛圍不再沉悶,而是充滿趣味。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病毒”這一章節的教學時,初中生物教師可以改變過去向學生逐一講解病毒的概念、特征等基礎知識的做法,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的病毒圖像(如流感病毒圖像),讓學生仔細觀察,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并將學生還原為生物課堂主體。在學生完成觀察后,教師再導入本課主題:“同學們剛才所觀察的一系列顯微鏡圖像,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病毒。雖然大家早就聽說過‘病毒’這個詞了,但對生物概念中的病毒可能并不了解。接下來,我們就對病毒展開深入學習,從生物學角度,重新認識病毒。”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得到明顯提升。
用黑板教學時,受限于粉筆板書的呈現方式,初中生物教師很難做到重難點突出,教學過程也存在線性化等不足。多媒體能幫助學生迅速把握教學重難點。教師要精心準備多媒體課件,可以使用不同顏色、不同粗細的字體來標識重要程度不同的生物知識,讓學生對重難點知識一目了然,從而科學、合理地分配課堂注意力,將精力主要用于消化、吸收重難點知識,更輕松自如地參與到生物課堂的教學活動中來,加深對重難點內容的理解和記憶。與此同時,通過靈活應用多媒體課件的“跳轉”功能,教師能打破陳舊的線性授課模式,將不同模塊的生物知識有機整合起來,幫助學生建構更完善的生物知識體系,讓他們更好地把握各個生物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進而提高教學效率[1]。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這一章節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將一些重難點知識和關鍵語句,如“維持生態系統平衡”“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平衡”“幫助植物傳粉”等,用紅色加粗字體在多媒體課件中標識出來,幫助學生加深對這些知識的印象。然后,教師可使用多媒體課件的“跳轉功能”,帶領學生復習“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讓學生更好地記住“動物與人類生活”這一知識點。
許多初中生物知識都具有較強的抽象性,理解起來難度較大。應用多媒體,選取合適的素材創設生物教學情境,并在情境中直觀、生動地呈現生物知識,可以有效降低學生理解抽象生物知識的難度[2]。教師應注重通過情境創設將生活實際融入生物課堂教學,拉近學生與生物知識之間的距離,打破學生“生物難學”的思維定勢。教師應注意圍繞目標教學內容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對這些問題展開獨立思考,從而深化學生對相關生物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用藥和急救”這一章節的教學時,教師可以使用常見藥品的圖片(如感冒藥、消炎藥等)及互聯網上關于急救流程的視頻、影視作品中的急救情節等,為學生創設生物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思考以下問題:1.你在用藥前是否會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你認為藥品說明書中有哪些信息需要重點了解?2.醫療急救是影視作品中的常見情節。請你結合所學急救知識,分析剛才所觀看影視作品中的急救情節,指出其不符合生物學和醫學要求的部分。
實驗教學是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重要模塊。但受限于器材等客觀條件,教師往往無法直接向學生演示實驗操作,而只能將實驗步驟和方法以講解的方式傳遞給學生,導致實驗教學效果不佳。應用多媒體可以有效改善這一狀況。通過播放生物實驗教學視頻,教師可以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生物實驗流程,豐富實驗教學內容,深化學生對生物實驗基本操作及其中所蘊含生物知識的認知[3]。
例如,在進行“種子萌發放出二氧化碳”這一實驗的教學時,因為種子萌發需要一個過程,難以直接在課堂上完整演示,所以,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這一實驗的全過程,讓學生對這一實驗及相關知識點把握得更全面。
總而言之,作為信息時代一種具有創新意義的教學手段,多媒體能極大增強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應著力應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對生物科目的興趣,突出生物教學的重難點內容,展現新舊生物知識的聯系,融入生活實際,創設具體生物教學情境,豐富實驗教學內容,從而最大化地發揮多媒體對課堂教學的積極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