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銀
(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第三小學 甘肅白銀 730900)
教師在實際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將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內容有效結合,能讓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具體[1]。這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質量,而且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數學知識的魅力,對學生樹立主動學習的意識也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正因如此,教育部門對信息技術和學科內容的融合十分重視。本文將對此詳細闡述,以供相關人員借鑒、參考。
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對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及復雜性,小學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數學教材中的數學知識點,這就大大提升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難度。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要解決這個問題,往往是讓學生對數學知識點死記硬背。這不但不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質量,而且極有可能讓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抵觸心理[2]。教師想要改變這種情況,就應該充分借助信息技術的直觀優勢,將數學知識更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眼前。這有助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也對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有十分重要的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得到了有效提升,會促使他們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這又對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實現高效數學課堂的打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數學教材中的“認識鐘表”這節時,學生對鐘表中指針所示的具體時間往往不能做出準確判斷。對此,教師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制作微課。微課教學的優勢在于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讓學生學習大量的數學知識。教師在設計教學課件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鐘表表示的時間,可以將具體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作息,如吃飯的時間、上課的時間、起床的時間、睡覺的時間等聯系起來。這樣的教學模式不但有助于學生認識鐘表,而且能讓學生深入體會到數學知識和生活密不可分的關系。
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想要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就需要充分利用課堂的時間,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而教師將數學知識和信息技術有效結合,不但能實現數學教學方式的多樣化,而且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3]。這對教師打造高效的教學課堂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數學教材中的“加減法”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在草坪上設計幾只可愛的小白兔,通過小白兔的來去讓學生學好加減法知識。在學生觀看教學課件時,教師還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判斷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這對教師更有針對性地講課,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以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將數學教材中的重點、難點知識轉化為充滿趣味的教學視頻,不但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而且幫助學生輕易攻破了數學學習中的難關,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全面發展很有意義。
教師想要鞏固學生的數學基礎,就要合理地為學生安排訓練任務。將數學訓練和信息技術有效結合在一起,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數學知識,高質量地完成數學訓練,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這種數學訓練方式對學生來說是新穎的,能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訓練。而教師借助信息技術,能將聲音、文字及優美的圖像與數學訓練結合在一起,不但能有效提升學生訓練的積極性,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對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得到更好的發展很有好處。
總而言之,教師想要有效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就要認識到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優勢,并根據數學教材的內容及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師要借助信息技術的直觀性優勢,將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形象、具體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有效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難度。同時,教師要借助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模式,重視合理使用信息技術設計數學訓練。這不但能豐富小學數學課堂的內容,而且對學生鞏固數學知識也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