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艷
(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第三中學 河北唐山 063500)
新課改對于初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重視對學生的獨立性的培養,要注意滲透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物理本身對于剛剛進入到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就是一門新的學科,很多學生學習起來難度較大。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能夠學以致用,教師應該探索出一些方法,全面地改善現有的物理課堂環境,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物理課堂的學習中,更好地實現學生物理素養的提升。
隨著新課改的發展和深化,目前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開始將對于科學家的介紹應用到了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會對科學家探究的艱難過程進行講解,來給學生進行追求真理不屈不撓的精神的渲染和熏陶。新課改確實推動了物理教學沖破傳統教學的束縛,教師開始關注成績以外的一些內容,希望能夠通過物理學習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讓學生獲得物理素養的全面提升。教師需要利用這些有價值的資源來拓展教學的內容,這樣才能夠豐富課堂內容,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在講授人教版九年級物理電磁感應這部分課程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法拉第研究這一物理現象的過程,為學生樹立榜樣力量,讓學生看到法拉第為了更好地進行科學實驗的研究,永不放棄的精神品質。[1]例如,我們學習杠桿的物理知識時,由于杠桿效應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利用一些生活用品,輔助講解杠桿的工作原理,可以讓學生容易理解,讓學生能夠了解科學知識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同時培養學生對于科學的熱愛。
新課改強調要開展合作、探究的學習,這同時也是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利用物理學科實驗性的特點進行探究性實驗活動,通過探究讓學生獲得知識。在傳統的物理教學中,教師往往因為實驗的設備還有課時的原因忽視了實驗教學,就算是開展實驗教學,基本上學生也早已經知道了實驗的結果,而實驗的過程也不過是對實驗進行驗證而已。這樣的教學往往不能夠真正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在這樣的實驗下只要是按照既定的步驟基本都可以完成實驗。[2]但是,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教師需要轉變實驗教學的方式,要能夠把驗證型實驗轉變為探究性實驗,以此激發學生的物理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探究力。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物理《壓強》這一節時,我們需要設置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這時候,教師不應該把實驗的方法直接告訴學生,而是給每小組準備海綿、小桌、鉤碼、橡皮泥、釘子、圖釘、長方體金屬塊等多種材料,使學生思考、設計、操作,自覺主動地去挖掘知識。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操作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更好地提升了教學效果。
科學思維也是物理核心素養中一個關鍵性的內容。在物理教學中,教師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創造性思維,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要特別重視對學生科學思維的訓練。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物理《摩擦力》這一節時,教師先引導學生對“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進行合理的猜想并制定探究計劃,當學生設計出“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分別在木板和毛巾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后,教師繼續引導學生討論實驗的不足之處,并鼓勵學生對實驗進一步改進。教師通過這種過程,不斷地加強對于學生科學思維的培養,實現學生能力的提升。
物理觀念其實是學生對于物理中的一些概念和定律的組合還有升華,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我們強調學生要能夠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物理觀念更強調應用,而不僅僅是概念教學中的理解。[3]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物理教師要聯系實際生活進行物理教學,這樣可以讓學生逐漸形成物理觀念,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也能夠靈活應用物理觀念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物理電功率這部分內容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從家中找出一些家用電器,比如電冰箱、空調、電視、微波爐、洗衣機等等,看看每一種家用電器的電功率是多少,然后對每一個電器一小時內的消耗的電能進行計算。這時候,教師就將物理教學和生活進行了巧妙結合,讓學生逐漸形成物理觀念,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順其自然地運用物理知識分析問題。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物理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物理的重要性,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物理學科的學習之中。這對提升學生物理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