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九菊
(甘肅省平涼市實驗小學 甘肅平涼 744000)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種子期”,語文教師要利用好這個時期為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經過調查研究,很多學生表示語文這門學科過于無趣,自己在課下隨便翻幾下書就可以學習。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對語文教師的一種“警示”,教師要激發學生對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主體意識,讓學生重新定義語文。
小學生是一群相對特殊的受教群體,他們剛剛步入校園,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學習欲望。語文教師要落實生本理念,打造高效語文教學課堂,要重視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語文教師要在教學時激活學生對小學語文學習活動的參與積極性,引導學生自發地思考,在日常語文活動中合理地點撥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完成知識構建。并且,語文教師要利用學生自主完成的學習成果,幫助學生引燃自主學習的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學習的有效動力。語文教師在對小學生教學時,要采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將“教學”和“游戲”結合起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可以在游戲中獲得知識,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孔子也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這里,“樂”就是學生的學習興趣,現代教學更加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正是現在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大青樹下的小學》一課的學習中,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可以認識“壩、漢”等10個生字,會寫“晨、漢、球”等13個生字,可以和同學交流課文中有新鮮感的句子。教師再加以合理引導,讓學生聊一聊書中描寫的學校有什么特別之處。這節課教師就可以采用游戲的形式,或者把學生進行分組,教師在教學完成之后,讓學生比一比,哪一組的學生學得更快,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為學生創建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課堂。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里也會更加樂于接受知識的學習,從而使得語文課堂的效率事半功倍。[1]
教師要尊重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要敢于把課堂和講臺交給學生,讓學生也體驗一把“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感覺,走上講臺“當”一次教師。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材口語交際中《我的暑假生活》的學習中,語文教師就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學課堂模式,把學生們之前的座位調整成面對面的形式,大家看著彼此,踴躍發言,暢談自己的暑假生活里經歷哪些趣事,聊一聊自己走過的地方,和大家分享自己對生活中發生事情的看法。教師要鼓勵每一位學生都可以發言,并且保證所有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還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在這樣別開生面的語文課堂上添加一些背景音樂。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在大家中間放置一塊兒白板,讓學生把生活中有趣的照片帶過來,可以根據照片講述其中的故事。語文教師要注意在這節課中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語感,讓學生在交際中學會認真傾聽別人講話,不要打岔,并且要知道該如何對別人的話進行評價,合理地表達自己的看法觀點。語文教師注意學生在表達時口齒清楚聲情并茂,不要像“流水賬”一樣闡述事情發展的經過,注意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情的前因后果表達清楚。
我們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他們的學習環境和家庭背景導致各自都擁有不同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語文教師在對班級學生進行了解之后,為學生選擇適合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時發揮原有的長處,改正他們的不足。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不懂就要問》的學習中,教師要讓學生會認“誦、例”等11個生字,掌握“背、圈”這兩個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時、戒尺、鴉雀無聲”等詞語,并且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讓學生通過學習體會遇到問題時要積極面對,不懂就要問的學習方法。語文教師要學生首先發言,談談自己對文章題目“不懂就要問”的理解,在看到李大釗小時候的做法后,自己在遇到問題時應該如何做,是像課文中其他的小朋友一樣不去想,老師教什么就學什么,還是要學習李大釗同志,勇于發現問題并且去解決問題。[2]
教師要通過采用游戲教學法的模式為學生構建了一個輕松愉快的語文學習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生本教育,落實“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理念。教師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他們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最終獲得高效的語文教學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