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萍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大圃初級中學 廣東佛山 528231)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推進,人們對音樂核心素養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音樂情感和音樂思維能力,而且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但是,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很難滿足新時代下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將自身的音樂核心素養提升上去。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同時對藝術和精神生活的追求變得越來越強烈。音樂素養是初中學生基礎素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能夠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而且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還能夠使學生通過音樂了解到當前的流行與時尚。因此,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成為了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這就要求我們初中音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注重提升與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將自身的綜合競爭力提升上去。
初中這個時期的學生正是身心成長的關鍵階段,他們的情緒非常不穩定,很容易出現波動與變化。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音樂的方式幫助學生調節不穩定的情緒與身心狀態,為學生構建溫和的心理情境。例如,在上課前為學生播放一些舒緩的或者歡快的音樂,如《光年之外》《暖暖》等流行歌曲,緩解學生的情緒。同時,教師在播放音樂的過程中向學生傳達音樂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由此可以促進學生的音樂素養,為學生以后更好地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1]
雖然傳統的音樂教學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時代不斷發展的今天,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越來越明顯,這也對我們音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課改的大浪潮下,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初中音樂教師,我們必須要強化整合意識,仔細認真地篩選教學內容,將教材內容的最大價值充分發揮出來,以此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為構建高效音樂課堂奠定良好的基礎。新時代下的學生大多喜歡流行音樂,教師可以根據流行音樂優化教學內容,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音樂學習中。例如,引導學生欣賞《國家》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今年比較流行的《我和我的祖國》的主題曲,通過主題曲讓學生回憶電影中的一些情節,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微課的模式向學生展示我國的一些偉大事跡,以及中華人民為了祖國的復興堅持不懈地奮斗的場景。然后,教師再為學生引入《國家》這一首音樂,使得學生都會迫不及待地跟著節奏哼唱,進一步提高學生對這首音樂的理解能力。最后,教師帶領學生再賞析歌曲中的情感,以此將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提升上去。
音樂不但是一門藝術性學科,而且是一門文化學科。音樂與文化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教師只有將音樂課堂的文化魅力不斷提升上去,才能夠充分彰顯音樂教學價值。例如,在進行有關歌曲的曲風介紹時,我們可以挑選一些學生所熟知的歌手的歌曲,如張杰、周杰倫或者范瑋琪等等,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去分析這些歌手演唱歌曲的風格。學生對自己所喜愛的歌手的演唱風格以及曲調,即曲風大都了如指掌。教師通過對學生所喜愛的歌手曲風的分析,調動學生學習音樂興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向學生介紹有關曲風的知識,通過對曲風文化的講解,增強學生對音樂文化知識的認識與理解,為核心素養下高效音樂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
為了能夠將音樂教育觀念與實踐有效結合到一起,教師必須要積極思考和總結教學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優化與完善教學方式,做到哲學上講的認識來源于實踐并且能夠指導實踐的發展,這樣才能夠形成教與學的良性循壞。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初中音樂教師,我們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自身的人文修養,同時還要充分了解教學的各個方面,比如教學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學的目標,多借鑒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與學生多溝通和交流,在不斷實踐中將自身的教學能力提升上去。例如,在讓學生欣賞不同音樂的時候,教師可以即興表演學生所喜歡且容易接受的動作,引導學生表演自己的創作,學生在興趣濃厚的情況下很容易積極主動地走進音樂學習中,在這種活躍的音樂課堂氛圍下感受音樂的魅力。教師還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同一類型的樂曲放到一起去鑒別學習,將教材內容與教材外的內容結合到一起展開學習,以此提升學生的審美體驗與鑒賞能力。[2]
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不但需要教師獨到的講解,而且需要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融入進課堂學習中,并且積極參加各種有關音樂的交流活動,將自身的鑒賞能力提升上去。因此,教師要緊抓這一關鍵,將教育理念與實踐完美有機結合起來,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音樂審美能力,最終在核心素養理念下構建出高效初中音樂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