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冬
(廣西欽州市小董中學 廣西欽州 535022)
對初中這個階段的英語教學而言,大多數的學生仍然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實際上,在學生能否在自主學習上取得一定的成效,教師是缺乏正確引導的,或者說是沒有過多地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因此,未來在對初中英語教學方面進行改革時,教師先就要在自主學習上有所改變,讓教育的改革步伐與關注點在這方面有更深層的改變。另外,教師在教學的方法與理念上也要做出有益的變化,使學生的學習能力能有所進步。
無論學習哪一門學科,對于學生來說,擁有自主學習的想法與觀點,并且能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才是最為重要的。對于學生們來說,英語的學習同樣也是如此。對于英語這門學科,學生先就是自己心甘情愿地去學習,自己愿意花時間去鉆研,去親身感悟學習英語的快樂。這才是至關重要的。這同樣也離不開教師在英語方面的正確引導,尤其是方法上的改進。例如,在英語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小環節,在中程階段穿插一些涉及英語小知識的有獎競猜,讓學生用流利的英文來回答,感受自主參與的樂趣。這樣,學生的英語能力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1]。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七年級下unit 4 finding your way講解on、in、under等介詞的用法時,教師可以引入任務驅動教學法,為學生播放一張各個物品擺放在不同位置上的圖片,引導其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結合圖片內容,編制成一段對話。這樣便能加強學生們自主學習的動力,使其英語能力、綜合水平得到提升。
無論是學習什么新的事物,興趣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同樣如此。當他們逐漸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學生就會具備自主學習的意識,在學習積極性上就能有所改進與提升。此時的教師也應在活動的組織形式上大膽創新,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如閱讀、英文匯報等等,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外語、熟悉外語。在這些活動中,學生每天就能對英文新聞的相關內容進行匯報。這個參與的過程其實是最為重要的,既能拓寬學生的眼界,又能使其英文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在這個階段中,雖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但這些活動對于初中生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除了在旁邊適當引導以外,教師讓學生尋求相互之間的合作與幫助也是有好處的。學生要利用小組之間的合作,在英語的活動與練習中加強相互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這對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也是有幫助的。
對于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而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至關重要的。在學習過程中,初中生要大膽嘗試和探索。這就要求學生要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做到心中有數,并在不斷嘗試與知識積累的過程中,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經驗。這些都需要從學生培養的良好學習習慣中去獲得。畢竟不良的學習習慣會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入門階段倍感吃力。因此,學生要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培養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知識的學習是永無止境的。良好的習慣可以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更加得心應手。這樣,學生在沒有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我學習,也可以在知識的獲得方面有所感悟與領會。對于未來的一系列挑戰,學生也才能以平常的心態去面對[2]。
教師在制定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時,最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能認真地參與進去,在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能有所獲得。教師在這方面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在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能有所感悟。對于英語自主學習而言,教師就應當要關注學生對語言的應用。普遍上來講,中國學生在英語口頭表達方面比較差。因此,教師可以針對這樣的問題,對單詞進行全方面剖析。例如,homeless這個單詞,教師可先組織學生對這個單詞進行正確發音,并要求學生將homeless這個單詞運用到接下來所設計的情境活動當中。教師不僅是讓學生自己去了解它的名詞含義,而且還要學生自己去了解它的動詞含義。這就需要教師通過活動進行引導,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認識理解單詞的活動中打好基礎。
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在英語自主學習方面的綜合表現有一定的了解,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評價,并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在學習目標的確立之中,能更好地貼合實際,也讓學生在更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與學習計劃中更好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在英語方面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評價和反思,學生才能更好地展現英語學習的成果。
總而言之,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并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有所改變的。它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是需要不斷努力才能實現的。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時刻記住這樣的觀點。教師應當要以學生為中心,采用與接納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以寬容的態度接納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有幫助的教學方法,并大膽嘗試,讓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能有所進步,真正自主地學習英語,做學習的主人[3]。同時,對于傳統教學方法的優點,教師也應當適當采用,并將其與現在的教學方式有機融合在一起,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教學策略,使其能讓學生得到全面培養,從而提升初中生在英語方面的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