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桂香
(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第二實驗小學 吉林長春 130300)
教育為本,德育為先。在新時代下,人們對德育越來越重視,這也使德育教育成為了日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只有以德為引領,才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成長,成為符合社會所需的綜合性人才。語文這門課程作為基礎課程,其中具有非常豐富的人文性,是開展德育教育最好的載體。新課標中也明確強調,語文課程在提升學生科學文化素養以及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要利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將語文教材中所蘊含的豐富德育資源充分挖掘出來,以此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強化小學語文教學德育功能。
德育又被稱為道德教育,客觀上來講,主要是說在政治還有思想等方面對社會成員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影響活動。這種教育是素質教育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容,更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新時代下,學生的綜合素質還有待提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將德育滲透進日常教學中,可以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效提升上去。其次,這也是促進兩個文明的重要保證。教師將德育教育滲透進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覺悟,從根源上改變當前不良的社會風氣,通過德育滲透還能夠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具有積極推進作用。[1]
語言是人們表達自身情感訴求與思想觀念的主要途徑,學生可以通過語文系統地學習語言知識。因此,語文這門學科具有非常強的工具性和感情性的特征,并且語文中蘊含著人文精神,這些都是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滲透德育教育的優勢。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中的主要依據,更是語文教學內容的主要來源。加強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與德育結合是提升滲透德育效果的主要方式,這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必須深入研究教材內容與德育目標,以此將教材內容的掌握度以及熟悉度有效提升上去。教師要合理地總結與劃分教材內容,選擇能夠引起學生心靈共鳴的知識點,在教學中詳細講解這些知識點的時候可以將德育教育滲透進去,讓學生在掌握這些語文知識的過程中還能夠充分體驗其中所蘊含的情感。例如,在進行教學國和家等漢字的時候,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分析這些漢字的基本結構特點,當學生對這些漢字表意有初步了解之后,再對學生講精忠報國等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故事,從而促使學生深入理解這些漢字。[2]
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滲透德育教育,以此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因此,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要將這一目標作為中心,加強品德教育的融入,在實際教學的時候,積極采用科學有效的方式,將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進課堂學習中,通過師生之間的有效合作實現品德感知。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將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出來,通過高效的聯動機制,以此達到語文教學與德育教育的雙贏。例如,在進行教學《烏鴉喝水》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朗讀課文,使學生初步了解這個故事,隨后再對學生提出問題,當烏鴉出現口渴的時候是什么樣的感受呢?教師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故事情節。接著,教師讓學生根據課文對課堂對事件的發展進行推測,然后提出問題,如果你是文章中的烏鴉,當遇到了這樣的困難會怎么辦呢?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快速地融入進教師所設定好的故事情境中,以此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3]
小學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還相對較弱,但是對一些歌曲之類的東西卻興趣非常濃厚。教師在教學中要緊緊抓住學生的這一特征,在日常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多宣傳一些與道德相關的歌曲,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在選擇歌曲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斟酌,要有一定的教學意義性。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八榮八恥之歌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節操,通過文明禮貌之歌督促學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習慣,還有利用公民道德歌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等等。
總之,教師將德育教育滲透進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天然的優勢。教師在日常教學的時候,要根據具體學情,利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將德育高效地滲透進語文教學中,以此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