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萍
(甘肅省蘭州市第六十六中學,甘肅 蘭州 730000)
隨著教育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小學語文做出積極響應,在探索新的教學思路上不斷努力,改善出現在日常實踐教學中的一些弊病,針對相關問題,制訂出具有可行性的具體教學方案,以此來改善教學水平,從而在日常教學中逐步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長久以來就沒有一個高效的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不明顯,針對這種情況,群文閱讀方式的提出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辦法。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在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培養中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從而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
進入初中以后,因為學習科目的增加,學生的課業也變得繁重。而語文學科的提升恰恰需要大量的閱讀來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但給學生布置大量的閱讀任務顯然是不現實的,大量的閱讀就意味著要占用大量的時間,甚至擠壓其他學科的時間,顯然這是得不償失的。另外一種情況是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常常會發現這樣的學生,他們熱愛閱讀,閱讀量也很多,但就是寫不好作文,下筆難言,做閱讀理解這樣的問題時,往往也抓不住問題的主旨,答非所問。問題的根源在于大量的閱讀并沒有使孩子詞匯量的積累成為體系,同時這種閱讀很多都是盲目追求速度,只是知道書中主要人物主要事物都是什么,而對其中作者細膩的文筆表達沒有仔細去研究。這樣的讀書方式效率是極其低下的。同時大量的閱讀雖然讓學生積累了一定的詞匯量,但這些詞匯學生并不會活用,或者一寫文章常用還是那幾句套話,所積累的詞匯并沒有得到靈活的運用。
群文閱讀通過選定一個主題,學生圍繞這個主題進行閱讀,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體系,比如在“親情”這個主題下,學生可以閱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體會細膩無私的母愛,同時還可以分析作者充滿哲思的語言描寫,并嘗試運用作者的表達技巧。在這個主題下學生還可以通過閱讀朱自清的《背影》來體會那種沉重的,不易察覺的父愛,讓學生明白質樸的語言同樣可以打動人心。這樣按照主題有選擇性地閱讀,可以改變學生單一的閱讀方式,學會更加科學高效的閱讀技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每一篇文章都深入思考,在潛移默化中達成知識的消化和吸收。這種“群文閱讀”的閱讀方式可以讓學生所積累的知識形成體系,并加強其聯想的能力,在給出其中一個主題后能迅速回想起與主題相關的描寫。
鑒于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它可以充分解決當前存在于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些困境,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中得到閱讀能力的提升,并且在這種方式下,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成果的有效實現歸根于教師科學合理的實際教學方案的實施,因此,教師要實施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注重應用技巧教學、明確教學目標、合理選擇閱讀內容、多樣化展示學生群文閱讀成果,在綜合策略的有效實施下完成教學任務
群文閱讀是一種新的閱讀方式,因而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群文教學,要講求方法和策略,教師也應該積極思考和探討“群文閱讀”的使用技巧。在運用的過程中主題的選擇相當重要,教師要結合現階段語文教學的課程內容以及學生的接受程度,有側重點地進行主題選擇。同時在文章的閱讀順序上要注重文章的層次性、關聯度,而不是將所有文章雜亂地排列在一起讓學生自行閱讀,閱讀文章的選擇最好從易到難,從淺顯到深刻,這樣層層遞進,學生接受起來也會更容易,在這種有層次的閱讀中來體會文章中的情感以及表達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明確教學目標,在保證閱讀質量的情況下,注重對學生的閱讀速度進行鍛煉。在閱讀技巧上引導學生精讀為主,同時鍛煉其總體概括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內容發揮好導向作用。指導學生運用好“群文閱讀”,發揮群文閱讀在語文課堂中的作用,在閱讀作品的把控上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實現閱讀作品從課內到課外的遷移。比如學生在學習《孔乙己》時,讓學生體會到魯迅先生雄渾的筆力,寥寥數筆便勾勒出了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既要讓學生學習魯迅先生細致入微的肖像描寫,同時也要讓學生分析文章所反映的社會現實與情感。所以在針對這節課制訂群文閱讀方案時,應注重盡量選擇同類型的文章讓學生學習動作、語言以及神態描寫。類似魯迅的另一篇文章《祝福》,寥寥數筆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便深入人心。這樣相同類型的文章要讓學生學會歸納總結,找出文章中對于人物刻畫使用的技巧,并進行提煉,試著自己進行描寫,讓學到的知識能夠得到實際運用。同時激勵引導學生從多角度進行文章解讀,可以通過人物描寫來分析文章,也可以通過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或者通過文章的歷史背景綜合起來,對一篇文章進行分析。鼓勵學生對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鍛煉其主動閱讀的習慣。
閱讀表達同一主題的組合文章是群文閱讀教學方式所注重的要點,因此,選擇合理的閱讀主題對開展有效的群文閱讀是至關重要的。這些相似的文章蘊含著不同表現手法、架構和觀點等,通過這種系統閱讀,有利于學生增長知識廣度,形成發散思維,學生在這種方式下,比較不同文章所含有的不同內容,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讀寫能力,形成自己的文章風格。基于其獨特的重要性,群文閱讀的主題選擇必須科學嚴謹,充分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制訂具有針對性的閱讀方案。由于群文閱讀的特殊性,使學生進行群文閱讀一定要有一個長期的計劃安排,教師要注意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精心設計每一次群文閱讀的主題,保證學生可以在每一次的閱讀中充分得到學習。如,教師可以以文章的主題思想相同但是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為基礎,對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教師可以根據表達方式一致但是主題思想千差萬別來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教師可以利用文章思想主題一致,但是其中的表達角度有著尤其分明的區別,為學生安排群文閱讀教學。通過不同形式內容的安排,教師以科學合理的方式安排學生進行閱讀教學,進而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知識積累,增強學生的行文構建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的目的。
與以往的閱讀方式相比,學生應用這種方法會有將精力過于分散的效果,不同于以前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集中注意在一篇文章,能夠將文章分析理解得更加透徹。在群文閱讀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發揮引導作用,將學生的群文閱讀成果以口語表達的形式表現出來,設置合理的課程設計,將學生對文章的專注度進一步提高,能夠有利于學生對不同文章有著高效的綜合掌握,使他們在多篇文章的閱讀下仍能夠保持對不同文章的深刻理解與感悟。學生通過將自己的閱讀成果在課堂上用口語表達出來的形式還有著鍛煉他們表達能力的效果,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并且教師可以適當地安排學生對多篇文章進行讀后感寫作,通過這種形式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通過這種形式考查學生是否在群文閱讀中得到真實的積極影響。并且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演講,通過這種方式來共享群文閱讀的成果,對學生提高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演講能力有著一定意義的有利因素。
通過群文閱讀,學生的閱讀量可以得到顯著的增加,同時知識面也會得到拓寬。針對這一變化教師需要改變已有的教學模式,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空間,同時通過組建學習小組,便于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閱讀心得體會,在加深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群文閱讀雖然作為一種新的閱讀模式,但其對于學生閱讀能力、歸納總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顯而易見的。作為教師應該不斷思考,如何更好地運用這一學習工具,并結合現階段的學生特點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中,收獲知識,獲得成就感,養成學生的學習習慣,為國家培養更優秀的人才。